
反思
文章平均质量分 83
pangdawa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回顾下自己的学习历程
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数学。让我那个晕啊。自学计算机。先是C语言。然后老师让学VC++,C++,windows程序设计。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windows程序设计的概念。只知道用C或者C++在VC++6.0下编写几个窗口程序出来。老师提供的那本VC++书,真是太不适合我了。XX原创 2011-08-29 15:38:21 · 2151 阅读 · 7 评论 -
对算法问题的思考
今天浏览一个复旦牛人的博客,此君现在在facebook复旦软院研究生,牛得不得了博客地址为:http://blog.yxwang.me/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感触http://blog.yxwang.me/2008/04/count-1-bits-in-an-int32/《编程之美》一个二进制趣题的讨论这个题之前在几本书上都看过了,包括《编程之美》,无非是几个考虑时原创 2013-10-05 22:39:19 · 1077 阅读 · 0 评论 -
对软件工程的一点理解
从大学学编程以来,写代码几乎是以一种拼凑功能的方法来写直到负责视频摘要这个项目以后,对编码规范和架构设计有了些感觉,因为需求总是在变,如果只是拼凑功能,后面维护和添加功能变得很麻烦。这也算是一种领悟吧。见到一些程序员还是以拼凑功能为中心写代码。原创 2013-10-25 16:06:18 · 2114 阅读 · 0 评论 -
深度工作
1 前言深度工作的定义: 在无干扰 状态下 进行 专业活动, 使自身 认知能力达到极限。伴随深度 工作的 紧张状态 对于 提高能力也很重要!然后作者 举了 历史 上 若干 名人 也刻意 进行 深度工作 的例子与 深度工作 相反的是 浮浅工作, 即 注意力 不集中, 无法创造大的价值。 目前的社会趋势下, 浮浅工作 太普遍了深度工作能带来机会, 举了一个例子, 某个人改行学编程,提高了工资, 学习过原创 2017-08-02 21:12:01 · 2128 阅读 · 0 评论 -
参数拟合的一点感想
很久以前看到的,今天专门搜了下, 备份一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79-803730.html1949年,26岁的戴森证明了当时两种不同版本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其实是等价的。他就此一夜成名,两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当时他还没有获得博士头衔。1953年春天,戴森和自己的学生利用赝标介子理论计算了介子与质子的散射截面,得到了与费米的实验观测...转载 2018-04-16 11:38:27 · 3193 阅读 · 0 评论 -
学习英语历程
最新进展如下,阅读满分,听力28, 总分不丢人啊,这两科也拿得出手 :)回顾: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现在也这么多年了上次寒假 回去碰到初中英语老师,我说我现在正在猛学英语,因为太多的计算机文献是英语的。他当时笑了笑。我后面才想起,以他的风格,他第一节课肯定说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吧。只是,我见识浅薄,缺乏远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内心排斥英语,从根本上决定了学不好。...原创 2017-08-28 17:49:45 · 1446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潮流和风口
关于潮流和风口最近刚好把曹大的那本《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看了一遍,加上今天听了微信上的课,记录一点关于潮流和风口的感想。我目前刚入职 某个无人驾驶或者辅助驾驶芯片公司,做算法和软件开发,之前是在某公司做基于图像的跟踪和定位算法,长期以来是在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做图像相关处理,就是opencv里面的那些API体现的东西但现在的岗位以深度学习为主了。其实 知道深度学习好几年了,但居然没去认真...原创 2018-12-21 22:29:26 · 351 阅读 · 0 评论 -
TODO :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 读书笔记
TODO :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 读书笔记原创 2019-02-11 13:55:18 · 674 阅读 · 0 评论 -
《学习之道》 读书记录
如 verilog 学习总结 这篇文章所说,后面关于读书的博客 重点写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这个书的起源是Coursera 上面很火的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 貌似是根据课程字幕翻译来的, 几个主讲者都是 学术大牛, 其中一个男教授 属于 世界顶级专家的行列, H-index 非常高。大概体会是 这书里面说的很多学习方法和原则, 自己在初中和小学的时候 好多都是 ...原创 2019-02-18 22:03:24 · 838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