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提供CS的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方向的大学生课程设计、算法设计、项目设计的思路及实现指导;竞赛PPT、项目申报书等撰写润色等。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使用 python 实现粒子群算法,并求解目标函数最优解。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编码与适应度函数,2.粒子群算法原理,3.粒子群算法流程,4.使用 python 实现粒子群算法。
编码与适应度函数
在粒子群算法中也需要进行编码,不过相对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编码非常简单。例如,函数:
f(x1,x2)=x12+x22
可直接将函数解(x1,x2)作为编码。而函数的值f(x1,x2)即可作为适应度,若求解函数最小值则适应度越小越好,若求解函数最大值则适应度越大越好。
粒子群算法原理
粒子群函数是根据鸟群寻找食物实现的优化算法,每一只鸟被称为粒子,即函数的一个解。我们已经知道,每一只鸟寻找食物是根据离食物最近的鸟的位置,与自己曾经离食物最近的位置来决定改变自己现在的位置。根据这个原理,粒子群算法核心公式如下:
v=wv+c1r1(p−x)+c2r2(pg−x)...(1)
x=v+x...(2)
其中,x=(x1,x2,..,xn)为鸟群的位置,v=(v1,v2,..,vn)为鸟飞行的速度,即鸟群更新位置的因素。而公式2就是决定速度的因素:
p:个体最佳位置</
该博客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粒子群算法来寻找目标函数f(x1,x2)=(x1-4)^2+(x2-5)^2在区间[-10,10]上的最小值。文章详细讲解了粒子群算法的编码与适应度函数、算法原理、流程,并提供了编程实现的要求和步骤。"
54955663,3712423,ORB-SLAM:TrackMonocular模块详解,"['ORB-SLAM', '视觉SLAM',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追踪算法']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