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计算机领域这么长时间了,应该知道哪些是应该仔细读的,哪些是过场。同时重要的是学习人家的思路和方法。思想往往是最重要的。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练习和反馈的过程,就像在学校练习考试一样,所以用心去做就很重要了,而不是天天在想。另外一点,现在ChatGPT,遇到不明白,可以先看一下做参考,如果很容易得到的答案,完全可以不用再花时间去研究他,还有编程这个事,还得要多看成熟的项目代码,尤其是在学习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是多参加些开源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跨过初学者的行列,这样才是最明智的方法。
也看了许多培训机构的课程了,都是比较基础的,只看下标题,自己懂的或经历过的就没必要再看视频了,除非是大师级别,如侯捷的C++,都是需要通看的视频。大师讲的东西也非常深入及常用。
唯一值得花时间去学习的东西是算法,这比什么嵌入式或具体的语言的学习重要的多。业余时间要多用在算法学习上。
这几天没有听任何广播和音乐,也没有看电影,心静下来的时候,细想一下,不由得压力山大,眼看就35岁了,自己学历也没有提升,相比于其他学生,自己硬件方面也没有特殊的长处,何谈什么优势呢?用心,用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上要抓紧些,思考些有价值的问题。
以下是截取:
遗忘学习法
1.从常识来说,遗忘是学习的天敌,但是本书的观点恰恰相反,忘记反而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这是由于记忆的两大功能:储存和提取。人的记忆能储存一生中每一秒的所见所闻,但不一定能被提取出来。提取能力不够,也就等于你知道,但一到用的时候就想不起来。
2.加强提取能力的关键就在你对记忆的使用次数,就像锻炼肌肉,用得越多就记得越牢,但提取的记忆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会受当时的情景影响。忘记再想起的过程就是一种提取训练,采用遗忘学习法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记忆。
考试学习法
3.上学时,我们最惧怕就是考试,但作者告诉你考试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它能强迫你“提取”。考试提取出来的记忆会再一次被储存,形成良性循环。心理学家就把考试称呼为“记忆提取练习”,具备类似效果的还有背诵、做题、写作、演讲等。
4.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会事半功倍,比如“带着问题去阅读”,“开会之前列清单”等,也就主动增加了一个提取过程。
打断学习法
5.我们都有做事时被打断的经历,这些经历都不怎么愉快,但作者却说这反而能增加创造力,变得更为高效。这是由于大脑会对被打断的事情印象深刻,然后充分调动起身体感官去搜集和问题相关的一切信息,直到任务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洗澡时灵光乍现。
6.看看大刘(刘慈欣),在遇到创作瓶颈时他会走上好几个小时,然后有了神作《三体》。
交替学习法
7.你应该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但作者告诉我们还不够,他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交替练习”。作者通过研究多个领域得出答案,“刻意练习”是某个动作反复练,“交替练习”是整套动作混着练,相比之下,后者更接近于实战,效果也就更好。
8.放到职场上,大公司训练专业能力,好比“刻意练习”;小公司锻炼综合能力,类似“交替练习”,从这点上看,显然小公司对能力的提升面更大。
睡眠学习法
9.不要熬夜学习,因为睡眠能够帮助大脑整理巩固学到的知识,睡觉就是学习,午睡和打盹儿也有同样的功能。
看100遍不如动手做1遍,见过猪跑远不如学着猪跑,如果只能用一个字回答“如何学习”,我的答案就是:用。基本的路径是:目录->自己预知(预测是什么,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提取)->课后练习题(验证)。
以上反复,最后是综合题,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