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中经常会讲到用户留存的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基于目标用户需求和自身产品价值做出的决定。如果想要打造出让用户上瘾的产品,应该怎么做呢?
用户心理的分析很重要,在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后,我们就要深入挖掘他们的痛点和需求,打磨优化产品。本文将重点分析一下,什么样的产品能“黏”住用户?以及它们的特征。
1、使命感驱动
支fu宝的蚂蚁森林大家有用过吧?用户每天走路、使用app支付都会产生能量,当用户收集到一定的能量,就可以在虚拟世界种下一棵树,而支付宝也会在现实世界种下一棵真树。因此这让用户产生了使命感,认为自己可以这样来帮助他人,改变世界,就会坚持使用产品。
2、成就感激励
很多游戏留住用户,其实就是用成就感把用户哄得开心了。一些常见的激励方法有:积分、勋章、排行榜等,用户在游戏中打怪升级,在不同阶段收获勋章、头衔称号,产生成就感,就会想要不断突破更多关卡,以拿到下一级别的勋章等;或者查看排行榜后,想要击败其他玩家冲上榜首,就需要继续努力冲关。
3、社交属性留存
在产品中添加社交因素,让用户与朋友、陌生人之间产生关联,比如游戏中的师徒关系、队友关系,可以让两个或多个素不相识的人结伴游戏,长期以来也会在心里产生依赖感和认同感。
游戏中,你需要和匹配的队友进行合作,一起杀敌;但也有可能队友在下一局就会变成敌人。还有玩家之间分享装备,一方面是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会羡慕对方好的装备,可能会产生“我也要变得更强,拥有这些装备”的念头,暗地里有着竞争关系。这种奇妙的心理会在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关联,驱使用户不断在产品中投入和成长。
4、好奇心驱动
一些产品之所以能让用户沉迷上瘾,就是因为具有“未知性”。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条会是什么内容,这就触发了用户的好奇心,忍不住想要一直刷。“下一条会不会更好呢?”“可能好东西在后面”这样的心理,驱使着用户一次次使用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5、沉没成本
用户每使用一款产品,都会产生沉没成本,就是失去的成本。人的本能是害怕失去的,在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人的心理充斥着不甘,不愿意自己之前的努力白费。所以不断打磨优化产品,增加产品价值可以让用户长久留存,减少流失。
像前面提到的蚂蚁森林,如果一个人半途放弃种树,那么他的使命感、成就感就会得不到满足,他就不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再者,假如说你在这个游戏中认识了很好的朋友,或者有长期的玩伴,你卸载游戏,就再也没机会和这些人一起玩了,你的装备和苦练的等级也会清零,这就是沉没成本。很多玩家就是因为种种因素无法割舍,才会一直沉浸其中。
那么知道了让用户上瘾的因素,产品就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和行业特点去设计产品,比如娱乐类的可以接入互动社交游戏,增添趣味性和丰富性,吸引用户使用;实用类的可以增加更多便利化的服务,如天气查询、智能翻译、机器人对话服务等;另外,还可以搭配每日签到功能,激励用户完成任务,培养用户使用产品的习惯。产品根据自身定位和行业特点去设计产品,再选择群玩sdk接入新功能和内容,可以在用户留存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