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比特:信息世界的基石

比特:信息世界的基石

1. 比特的概念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简单地表达“是”或“否”。比如,有一个故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讲的是一个人在远方监狱服刑后回家。他不确定是否会受到欢迎,于是请求以绑在树枝上的布作为信号。在一个版本中,他坐火车回家,希望看到苹果树上的白色丝带;在另一个版本中,他坐公交车回家,寻找橡树上的黄色手帕。当他到达时,如果看到树上挂满了这些旗帜,就知道自己被欢迎了。这个故事在1973年因歌曲《在老橡树上系一条黄丝带》而广为流传,此后,当家人或爱人去打仗时,展示黄丝带也成了一种习俗。

这个故事里,黄丝带就代表了一种简单的“是”或“否”的信号。其实,表达“是”或“否”不需要句子、单词,甚至字母,只需要一个比特,也就是一个0或1。

我们平时使用的十进制数系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基于我们有十个手指。但我们也可以合理地使用八进制(如果我们是卡通人物)、四进制(如果我们是龙虾)甚至二进制(如果我们是海豚)。而二进制是最简单的数系统,只有0和1两个数字。“比特”这个词用来表示二进制数字,它是与计算机相关的最可爱的词汇之一,除了表示“一小部分、程度或数量”的常规含义外,在计算机时代,它已成为信息的基本构建块。

2. 比特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2.1 保罗·里维尔的灯笼信号

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笔下的保罗·里维尔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比特在传递重要信息中的应用。保罗·里维尔让朋友通过在北教堂塔上挂灯笼来传递英军入侵的消息:“如果英军今晚从陆路或海路进军,就在钟楼拱门上方挂一盏灯笼作为信号灯——一盏表示陆路,两盏表示海路”。

这里每个灯笼就是一个比特,可以用0或1表示。如果保罗

基于遗传算法的微电网调度(风、光、蓄电池、微型燃气轮机)(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微电网调度模型,涵盖风能、太阳能、蓄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形式,并通过Matlab代码实现系统优化调度。该模型旨在解决微电网中多能源协调运行的问题,优化能源分配,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同时考虑系统稳定性与经济性。文中详细阐述了遗传算法在求解微电网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包括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设计、约束处理及算法流程,并提供了完整的仿真代码供复现与学习。此外,文档还列举了大量相关电力系统优化案例,如负荷预测、储能配置、潮流计算等,展示了广泛的应用背景和技术支撑。;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Matlab编程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微电网、智能电网优化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遗传算法在微电网调度中的具体实现方法;②掌握多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调度的技术路线;③为科研项目、毕业设计或实际工程提供可复用的代码框架与算法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Matlab代码逐段理解算法实现细节,重点关注目标函数构建与约束条件处理,同时可参考文档中提供的其他优化案例进行拓展学习,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