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内建自测试与边界扫描标准技术解析
1. 内存内建自测试(Memory BIST)
内存测试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任务,因为它需要向内存输送大量的模式刺激,并读取海量的单元信息。在嵌入式核心芯片中,通过各种胶合逻辑和总线传播这些信息的难度和所需时间,几乎使得内存内建自测试(Memory BIST)成为必然选择。
1.1 内存测试与BIST的优势
- 内存测试的挑战 :传统的内存测试需要向内存发送大量的模式刺激,并读取大量的单元信息,这一过程在嵌入式核心芯片中,通过各种胶合逻辑和总线传播信息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时间成本。
- BIST的优势 :
- 内存可测试性设计(DFT) :将内存测试算法中最耗时的部分集成到芯片上,可将内存测试时间缩短一个数量级。例如,对于一个4 Mb的DRAM,内存DFT的面积开销约为1%。
- 内存BIST :将整个内存测试算法集成到芯片上,以电路的速度运行,比传统的内存测试快2到3个数量级,预计芯片面积开销为2%。大多数内存BIST方案利用内存设备内部的并行性,通过一种特殊的测试模式,即每次地址访问多个内存单元(通常是访问字线上的整行单元进行单次读写操作),来大幅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对于内存中的n个单元,这种方式可将测试时间缩短一个特定的因子。然而,这种并行机制在测试同一行中单元之间的内存耦合故障时存在困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