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代理互操作性:FIPA 方法
在当今的技术领域,多代理系统的互操作性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同供应商的代理可能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息和消息格式,这使得它们之间的交互变得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FIPA(Foundation for Intelligent Physical Agents)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 FIPA 方法在标准化代理互操作性方面的应用。
1. FIPA 代理规范作为形式模型
FIPA 采用形式模型来管理代理行为。FIPA 代理通信的语义部分基于形式逻辑,其代理通信语言(ACL)具有使用多模态(BDI 类型)逻辑定义的形式语义,这种逻辑被称为语义语言(SL)。语义模型将每个代理消息类型(言语行为)映射到一个 SL 公式,该公式定义了发送者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即可行性条件。同时,FIPA 还将每个消息映射到一个 SL 公式,该公式定义了该行为的理性效果。
例如,在 FIPA - Request - Protocol 中,涉及到发起者、参与者、请求、拒绝、不理解、同意等元素。通过计算每个消息发送时是否符合可行性和理性效果条件,我们可以验证消息是否符合 FIPA 形式逻辑规范。这使得我们可以使用标准的公理证明来确定和确认系统各方面的行为,理论上也使得维护和解释互操作性的原因变得更加容易。
2. 描述性模型与形式模型的比较
在考虑支持代理互操作性的规范形式时,有使用描述性方法、形式主义或混合方法的有力论据。
当前支持 FIPA ACL - SL 的形式主义存在一些问题:
- 模型范围有限 :FIPA 规范中的形式主义仅用于建模代理通信中较简单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