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oj3290. 【JSOI2013】吃货JYY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世界上一共有N个JYY愿意去的城市,分别从1编号到N。JYY选出了K个他一定要乘坐的航班。除此之外,还有M个JYY没有特别的偏好,可以乘坐也可以不乘坐的航班。
一个航班我们用一个三元组(x,y,z)来表示,意义是这趟航班连接城市x和y,并且机票费用是z。每个航班都是往返的,所以JYY花费z的钱,既可以选择从x飞往y,也可以选择从y飞往x。
南京的编号是1,现在JYY打算从南京出发,乘坐所有K个航班,并且最后回到南京,请你帮他求出最小的花费。

Input
输入数据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和K;
接下来K行,每行三个整数x,y,z描述必须乘坐的航班的信息,数据保证在这K个航班中,不会有两个不同的航班在同一对城市之间执飞;
第K+2行包含一个整数M;
接下来M行,每行三个整数x,y,z 描述可以乘坐也可以不乘坐的航班信息。
Output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的花费。数据保证一定存在满足JYY要求的旅行方案。

Sample Input
6 3
1 2 1000
2 3 1000
4 5 500
2
1 4 300
3 5 300
Sample Output
3100

Data Constraint
对于10%的数据满足N≤4;
对于30%的数据满足N≤ 7;
对于额外30%的数据满足,JYY可以只通过必须乘坐的K个航班从南京出发到达任意一个城市;
对于100%的数据满足2≤N≤13,0≤K≤78,2 ≤M ≤ 200,1 ≤x,y ≤N,1 ≤z ≤ 10^4。

Hint
样例说明:一个可行的最佳方案为123541。 机票所需的费用为1000+1000+300+500+300=3100。

10%

暴力

70%

随便

100%

一道特别神奇的DP。。。

因为题目要求的是一个从1出发走完一圈后回到1的路径,所以实际上就是欧拉回路。
(同一条边经过多次算不同的边)
那么欧拉回路的一个性质是:每个点的度数都为偶数
所以只要求出一条从1开始连通顶点度数为偶数的路径,就一定是符合要求的答案

考虑状压dp。
设三进制状态F[s],为0表示不在连通块内,1表示度数为奇数,2表示度数为偶数

因为有些边必须走,所以先假设这些边全部走了(答案加上贡献之和)
既然这些边都走了,最后的回路中一定包含跟这些边相邻的点。
为了走完所有必经边,如果走到一个点时有必经边就要把一整个必经边构成的连通块都走完
(我TMD看过的题解中没有一个这么写的)

于是其它就很简单了,每次枚举一个不在连通块的点,找一个已走过的点连过去,如果有必经边相连代价为0,否则为最短路(所有边)

最后判一下回路中有没有1和必经点
结果有可能不是全为偶数点,那么就奇点两两匹配(可以预处理)

code

蛋疼至极的代码。。。
我差点忘了这是道DP题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io>
#define fo(a,b,c) for (a=b; a<=c; a++)
#define fd(a,b,c) for (a=b; a>=c; a--)
#define min(a,b) (a<b?a:b)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p[15]={0,1,3,9,27,81,243,729,2187,6561,19683,59049,177147,531441,1594323};
const int P[15]={0,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
int a[15];
int a2[15];
int A[14];
int F[14][14];
bool b[14][14];
int B[14][14];
int c[14][14];
int f[1594323];
int d[1594323];
int g[8192];
bool bz;
int n,M,m,i,j,k,l,s,h,t,ans,S,sum;

void Dfs(int t)
{
    int i;

    if (A[t]==-1) A[t]=j;

    fo(i,1,n)
    if (b[t][i] && !B[t][i])
    {
        B[t][i]=j;
        B[i][t]=j;

        if (c[j][t]<=1)
        c[j][t]++; else c[j][t]--;
        if (c[j][i]<=1)
        c[j][i]++; else c[j][i]--;

        Dfs(i);
    }
}

void dfs()
{
    j=0;
    fo(i,1,n)
    {
        j++;
        Dfs(i);
    }
}

void Read()
{
    memset(F,60,sizeof(F));
    scanf("%d%d",&n,&M);
    fo(i,1,M)
    {
        scanf("%d%d%d",&j,&k,&l);
        s+=l;

        F[j][k]=l;
        F[k][j]=l;
        b[j][k]=1;
        b[k][j]=1;

        A[j]=-1;
        A[k]=-1;
    }
    scanf("%d",&m);
    fo(i,1,m)
    {
        scanf("%d%d%d",&j,&k,&l);

        F[j][k]=min(F[j][k],l);
        F[k][j]=min(F[k][j],l);
    }
}

void Floyd()
{
    fo(k,1,n)
    {
        fo(i,1,n)
        if (i!=k)
        {
            fo(j,1,n)
            if (j!=i && j!=k && F[i][j]>F[i][k]+F[k][j])
            F[i][j]=F[i][k]+F[k][j];
        }
    }
}

void Init()
{
    memset(g,60,sizeof(g));
    g[0]=0;
    fo(i,0,P[n]-1)
    {
        fo(j,1,n-1)
        if (!(i&P[j]))
        {
            fo(k,j+1,n)
            if (!(i&P[k]))
            g[i|P[j]|P[k]]=min(g[i|P[j]|P[k]],g[i]+F[j][k]);
        }
    }
}

void add(int t)
{
    if (a2[t]<=1)
    a2[t]++,s+=p[t]; else a2[t]--,s-=p[t];
}

void Work()
{
    memset(f,60,sizeof(f));
    f[0]=s;
    h=0;t=1;
    d[1]=0;
    while (h<t)
    {
        h++;
        j=d[h];
        fo(i,1,n)
        {
            a[i]=j%3;
            j/=3;
        }

        fo(i,1,n)
        if (!a[i])
        {
            fo(j,1,n)
            if (j!=i && a[j] || !d[h] && j==1)
            {
                s=d[h];

                fo(k,1,n) a2[k]=a[k];

                sum=f[d[h]];
                if (!b[i][j])
                {
                    sum+=F[i][j];
                    add(i);add(j);
                }

                fo(k,1,n)
                {
                    fo(l,1,c[A[i]][k])
                    add(k);
                }

                if (f[s]>sum)
                {
                    f[s]=min(f[s],sum);
                    d[++t]=s;
                }
            }
        }
    }
}

void Answer()
{
    ans=233333333;
    fo(i,0,p[n+1]-1)
    if (f[i]<1000000000)
    {
        if (!(i%3)) continue;

        bz=1;
        j=i;
        fo(k,1,n)
        {
            a[k]=j%3;
            j/=3;
        }

        fo(k,1,n)
        if (A[k] && !a[k])
        {
            bz=0;
            break;
        }
        if (!bz) continue;

        k=0;
        fd(j,n,1)
        k=k*2+(a[j]==1);

        ans=min(ans,f[i]+g[k]);
    }
    printf("%d\n",ans);
}

int main()
{
    Read();
    dfs();
    Floyd();
    Init();
    Work();
    Answer();
}
### JSOI 星球大战 相关题目及解法 #### 题目背景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一个黑暗的帝国靠着它的超级武器统治着整个星系。反抗军正在计划一次大规模的反攻行动[^2]。 #### 题目描述 给定一张图表示星系中的行星及其连接关系,每颗行星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而边则代表两颗行星之间的通信通道。初始时所有行星都是连通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某些行星可能被摧毁,从而影响到整体网络的连通性。每次询问需要返回当前还剩下多少个连通分量。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动态维护图的连通性变化情况,并快速响应查询操作。 --- #### 解决方案概述 此问题可以通过 **并查集 (Disjoint Set Union, DSU)** 数据结构来高效解决。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法: 1. 并查集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相交集合的数据结构,支持两种主要操作: - `find(x)`:找到元素 $x$ 所属集合的根节点。 - `union(x, y)`:将两个不同集合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 这些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接近常数级别(通过路径压缩优化后为 $\alpha(n)$),其中 $\alpha(n)$ 是阿克曼函数的逆函数。 2. 对于本题而言,由于是倒序模拟行星毁灭的过程,因此可以从最终状态向前回溯重建历史记录。即先假设所有的行星都被摧毁了,再逐步恢复它们的存在状态。 3. 使用数组存储每个时间点上的事件顺序,按照输入数据给出的销毁次序依次执行相应的动作即可完成任务需求。 --- #### 实现细节 下面提供了一个基于 Python 的解决方案框架: ```python class UnionFind: def __init__(self, n): self.parent = list(range(n)) self.rank = [0] * n def find(self, x): if self.parent[x] != x: self.parent[x] = self.find(self.parent[x]) # 路径压缩 return self.parent[x] def union_set(self, x, y): xr = self.find(x) yr = self.find(y) if xr == yr: return False if self.rank[xr] < self.rank[yr]: self.parent[xr] = yr elif self.rank[xr] > self.rank[yr]: self.parent[yr] = xr else: self.parent[yr] = xr self.rank[xr] += 1 return True def main(): import sys input = sys.stdin.read data = input().split() N, M = int(data[0]), int(data[1]) edges = [] for i in range(M): u, v = map(int, data[i*2+2:i*2+4]) edges.append((u-1, v-1)) # Convert to zero-based index destroyed_order = list(map(lambda x:int(x)-1, data[M*2+2:M*2+N+2])) queries = [] uf = UnionFind(N) current_components = N result = [] # Preprocess the reverse order of destructions. active_edges = set(edges) edge_map = {tuple(sorted(edge)): idx for idx, edge in enumerate(edges)} status = [True]*M for planet in reversed(destroyed_order): initial_state = current_components connected_to_planet = [ e for e in active_edges if planet in e and all(status[edge_map[tuple(sorted(e))]] for e in active_edges)] for a, b in connected_to_planet: if uf.union_set(a, b): current_components -= 1 result.append(current_components) queries.insert(0, str(initial_state)) print("\n".join(reversed(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并查集类以及主程序逻辑部分。它读取标准输入流中的数据,构建所需的邻接表形式表达图的关系矩阵;接着依据指定好的破坏序列逐一还原各阶段下的实际状况直至结束为止。 --- #### 性能分析 对于最大规模测试案例来说 ($N=10^5$, $M=4 \times 10^5$),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性能要求。因为每一次联合操作几乎都可以视为 O(α(N)) 时间消耗,所以总体运行效率非常高。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