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系统信任机制与网络优先级控制研究
1. P2P系统信任机制分析
在P2P系统中,信任机制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存在一些经典的信任模型,如EigenTrust模型和语义Web信任模型,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EigenTrust模型问题 :该模型没有明确的推荐概念,将直接信任与推荐概念混淆。当系统中存在恶意或不公平的“直接推荐”或“直接评级”节点时,它无法有效地识别这些不公平节点。
- 语义Web信任模型特点 :该模型描述了被视为逻辑断言的Web语句的可信度,与P2P系统中的信任有所不同。它定义了个人对语句的信念 (b) 以及对任何用户 (j) 的个人信任 (t_{ij}),并通过“信任合并”操作 (b_0 = b),(b_n = T \cdot b_{(n - 1)}) 重复直到 (b_n = b_{(n - 1)}) 来更新信任,其中 (T) 是个人信任矩阵。不过,它和EigenTrust模型都采用传统的实数域求和与乘法来定义间接信任值求和与推荐值乘法,这可能导致重复推荐和推荐循环问题。
2. 威胁模型与实验选择
P2P系统中通常存在三种威胁模型:
|威胁模型|描述|
| ---- | ---- |
|独立恶意源节点威胁模式(IMSPTM)|系统中存在一些独立的恶意源节点,这些节点总是提供未经认证的服务。|
|独立恶意源节点和推荐节点威胁模式(IMSRPTM)|系统中有恶意源节点和推荐节点,恶意源节点提供未经认证的服务,恶意推荐节点总是给出正推荐值。|
|集体恶意源节点和推荐节点威胁模式(CMS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