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推理制度化:将美国统计协会专业实践伦理指南融入课程、项目和课程体系
1. 引言
有观点认为,“伦理并非一剂疫苗,打一针就能产生持久效果,无论受试者接触致病因子的频率和环境如何” 。专业身份的形成意味着要意识到是什么价值观和利益塑造了决策过程。而变革始于个人的决策和行为。
在许多领域,包括统计学领域,持续的专业发展是一种普遍期望。随着2014年统计学本科课程报告的修订完成,以及2015年美国统计协会(ASA)自1999年以来首份《统计实践伦理指南》修订版的完成,现在是考虑如何将这些伦理指南引入所有接受数据处理培训的人员的专业发展起始阶段和持续过程的理想时机,无论处理的是 “大数据” 还是 “小数据”。
接受美国联邦资金培训的个人,如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或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需要完成8小时的 “负责任的研究行为”(RCR)面对面培训。通过这些机制,美国许多高校都创建了某种RCR培训项目。在这些RCR培训项目中,最常提及的伦理原则是尊重个人、行善和公正,但这些原则在日常统计实践中难以协调。过去20 - 30年里,未遵循ASA伦理指南以及违反其他框架的情况在同行评审的临床科学中普遍存在。尽管美国联邦资助机构在此期间增加了RCR培训要求,但这些要求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问题可能出在被认为满足要求的培训方式上。
我们提出了一种促进负责任研究行为的替代培训模式,该模式包含明确的发展轨迹,而非仅仅是一系列可用于讨论的主题列表。我们倡导的轨迹侧重于专业知识发展的起始阶段,即从新手思维向专家思维的转变。熟悉ASA伦理指南的实际内容是深入应用其原则的必要条件,但死记硬背这些内容对于 “科学领域负责任行为培训” 并非有用或有意义的目标。
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