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威胁建模与基础设施安全
1. 云原生威胁建模概述
在云原生环境中,威胁建模对于保障应用和基础设施的安全至关重要。它能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威胁建模通常包括发现、横向移动和影响评估三个主要阶段。
1.1 发现阶段
发现阶段是渗透测试的关键步骤,攻击者在初步侦察获得集群的初始立足点后,会持续寻找集群内更多的漏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攻击途径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 攻击途径 | 防范措施 |
| — | — |
| 访问 K8s API 服务器 | 1. 实施强认证和授权机制,如 RBAC 和 OIDC;2. 使用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和安全组限制访问;3. 监控和审计 API 服务器访问;4. 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
| 访问 Kubelet API | 1. 使用网络安全措施限制访问;2. 启用并配置 Kubelet 认证和授权;3. 定期监控和审计访问;4. 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
| 网络映射 | 1. 实施网络分段;2. 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和策略限制流量;3. 定期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4. 部署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 |
| 访问 Kubernetes 仪表盘 | 1. 使用网络安全措施限制访问;2. 实施强认证和授权机制;3. 定期监控和审计访问;4. 若不需要,考虑禁用仪表盘。 |
| 访问实例元数据 API | 1. 使用网络安全措施限制访问;2. 配置云提供商的元数据服务,限制敏感数据暴露;3. 定期监控和审计访问;4. 采用额外的安全措施,如工作负载身份或秘密管理解决方案。 |
1.2 横向移动阶段
攻击者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