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信息系统中信任关系与隐私策略的研究
1. 信任关系的范围与多样性
在分布式信息系统里,信任关系的范围和多样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Jøsang曾从三个维度探讨信任的多样性,分别是信任发起者、信任目的和被信任者。在正式定义信任关系时,信任发起者和被信任者是两个元组,与Jøsang的表述类似。
为了替代信任目的这一概念,引入了信任范围标签。信任范围标签是条件集和属性集的绑定,定义为一个二元组 (T SL =< C, P >),其中 (C) 是条件集,(P) 是属性集。
比较两个信任范围标签 (T SL1 =< C1, P1 >) 和 (T SL2 =< C2, P2 >) 有以下规则:
1. (C1 ⊆C2) 且 (P1 ⊇P2) ⇐⇒ (T SL1 ≥T SL2);
2. (C1 = C2) 且 (P1 = P2) ⇐⇒ (T SL1 = T SL2);
3. (C1 ⊇C2) 且 (P1 ⊆P2) ⇐⇒ (T SL1 ≤T SL2);
4. 其他情况,(T SL1) 和 (T SL2) 无法相互比较。
以在线软件商店为例,假设进入商店需先注册为会员。用以下符号描述商店与顾客可能的信任关系中的条件集和属性集:
- (p1):顾客可以阅读软件文档;
- (p2):顾客可以下载软件;
- (c1):会员证书;
- (c2):软件付款承诺;
- (c3):软件付款。
有以下信任范围标签:
1. (T SL1 =< {c1}, {p1} >)
2. (T SL2 =< {c1, 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