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物化与厌女现象剖析
网络物化女性问题概述
互联网上流言蜚语和诽谤的传播对女性造成了诸多伤害,其中很大一部分有害内容涉及女权主义者所说的“物化”,即把女性当作男性使用和虐待的对象。明确物化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互联网八卦网站上一些常见表达方式在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
物化一直是女权主义理论中备受关注的概念,但过去的分析往往不够清晰和全面。实际上,物化应被视为一个集群概念,没有单一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在性别关系中,物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工具性使用,即物化者将被物化的女性仅仅视为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而非具有自身价值的个体。
物化还意味着赋予被物化者一个受损或被污名化的身份,公开的物化行为类似于一种羞辱惩罚。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互联网八卦网站上出现的特定类型的物化现象。
物化:一个集群概念
为了明确物化所带来的危害,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物化一个人是将她当作物品对待,然而人并非真正的物品。女性的人格可能以多种不同方式被否定,因此物化应被看作一个包含七个不同概念的集群,也就是七种将人当作物品对待的方式:
1. 工具性 :物化者将对象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2. 自主性剥夺 :物化者认为对象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权。
3. 惰性 :物化者觉得对象缺乏能动性,可能也缺乏活动能力。
4. 可替代性 :物化者认为对象(a)可与同类型的其他对象互换,和/或(b)可与其他类型的对象互换。
5. 可侵犯性 :物化者认为对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