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理论探索
1 引言
信息科学(IS)虽历史悠久,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信息的进步,该术语才在文献中出现,它是从文献学自然演变而来。
IS的发展主要受专业信息人士和专业协会推动,逐渐在学术和科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1958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科学信息会议标志着从文献学到信息科学的转变,众多世界主要参与者齐聚一堂。1959年“信息科学”一词首次被使用,1962年在弗吉尼亚州温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信息系统科学大会上也出现了该表述。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术语在美国得到广泛认可,相关定义和理论基础的探讨也随之展开。
2 信息概念与信息科学基础
2.1 信息科学的定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信息科学的定义。其中,哈罗德·博尔科(Harold Borko)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会议期间提出并进一步阐述的定义最为准确和完整: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属性和行为、控制信息流动的力量以及处理信息以实现最佳可访问性和可用性的手段的学科。它涉及信息的起源、收集、组织、存储、检索、解释、传输、转换和利用等知识体系,是一门跨学科科学,与数学、逻辑、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相关,包括纯科学和应用科学两个组成部分,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其应用方面。
2.2 信息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信息科学及其衍生学科最初是实践活动,这给其科学主张和身份认同带来了问题。埃米利奥·德尔加多·洛佩斯 - 科萨尔(Emílio Delgado López - Cózar)的研究指出,基于专业基础的学科(如信息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不能用解释纯粹科学的概念假设来解释。在图书馆学和文献学(以及档案学)的发展中,理论滞后于
-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