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外企那点儿事(21):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本文探讨了程序员在职场中遭遇的挑战,如与领导的矛盾、离职等问题,并提出了积极应对的方法,包括自我激励、有效沟通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当一个人怀着大侠的心,却拥有着凡人的身的时候,便在风雨飘摇的江湖中不免受伤了。

在职场招聘节目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这样的情景:

令狐冲从华山派离职,却未练成独孤九剑,来到招聘节目,被问及为什么离职,令狐冲说:和我的上司岳不群闹了矛盾。Boss团成员于是发问,具体是为了什么闹矛盾呢?令狐冲回答:他说我结交魔教,可是我觉得他们中也不都是坏人啊。Boss团成员于是说:你看,你的上司岳不群先生如此提拔你,重用你,他对你的教导也没有错误嘛,你应该虚心接受,我们相信你的老板这样说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你在这种情况下竟然选择离职,说明你的忠诚度有问题,我们这些企业可不愿意培养了这么多年,最后跳到别的地方去,不好意思,不能给你留灯了。

乔峰从丐帮离职,却没有练成降龙十八掌,来的招聘节目,被问及为什么离职,乔峰说:我面试了好多家公司,他们都冤枉我,说我无辜杀人,我不是这样的人。Boss团于是说:我觉得一家公司可能冤枉你,但是这么多家公司不可能都冤枉你,一定是你本身的问题,你最好实话实说,你是怎么杀人的,如果愿意到我们这里从基层做起,我还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乔峰说:我真的没有杀人。Boss团于是说:我觉得你就是在刻意隐瞒,想蒙混过关,不诚实的员工我们是不欢迎的,我们只能给你灭灯了。

虽然我们都想一剑削平或者一掌劈死这些趾高气扬的Boss团,但是却实是现实的缩影。当然外企中很多时候,会委婉而含蓄,并不是这样言辞犀利,而换以婉言拒绝。于是程序员们在公司里面工作郁闷,而在外面找工作的时候又屡屡碰壁的时候,便从一个孤傲者,变为一个受伤害者,于是往往呈现出以下的情况:

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大吵大闹,自杀式袭击: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是管理者,在公司有级别,有地位,有发展,我是普通员工,大不了换一个地方吃饭,反正是不想在这里混了,我是无产者我怕谁?一种方式是有事情有矛盾在办公区域大声的吵出来,一来你在你的团队面前威严扫地,而来你的上司听到,会觉得你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连自己的团队成员都管不住,这样你的前途发展也必定受到影响。另一种方式就是向更高层哭诉,反正高层的办公室都是开着的,也顾不得你的颜面,到各种高层办公室里面One on One,申诉对你的不满,说什么你还不知道,高层肯定会不高兴,自己团队的事情搞不定还要高层处理,至少会质疑你的管理风格,影响当年的绩效。再一种方式就是发邮件,反正外企高层的,美国那面的邮件都可以在系统中查得到,反正公司表面上是鼓励Open的,所以有问题我就可以直接发邮件反映,你不是要在美国那面保持良好印象么?我偏要态度强硬。哪个项目不是对上报喜不报忧啊,当美国那面问是否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偏要将问题捅出去。咱比的就不是本事大,而是谁的底线低。

寄情山水的陶渊明,消极怠工,转移精力:觉得公司项目没啥意思,虽然暂时没有找到去处,但是也不想有太大发展了,所以也不想太过投入了,上班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能拣轻的活干就拣轻的,能推就推,能凑合就凑合,下班尽量能早走就早走。然而这些程序员也不是没有追求,精力往往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一是奋发读书,准备跳槽,一般是从网上下载下各种经典书籍,工作一会儿看一会儿,在程序界面和读书界面之间不断的切换,一般会将任务时间估计的长一些,为看书留出时间,愿意负责一些不太花时间的边角模块,却开始私下研究核心模块,以期在跳槽的时候能够表现出项目的核心技术,从表象上来看,热爱技术,热爱项目,可是就是不出成果;二是接私活,赚点外快,私活一般也是需要集中精力做的,因而上班的时间多不是做私活的好时间,而做私活一般在业余时间进行,所以上班的时候则晚来早走,上班时候精力较差,不愿意参加各种会议等浪费精力的事情,希望大差不差的将任务能够完成就行,不求更好的方案;三是业余团队,进行创业,有的人有一些点子,但是没有太大的胜算,于是和一些工程师在业余结成团队,进行业余创业活动,做个网站,淘宝卖个东西什么的,他们的外在表现和接私活的人很像,但是在平时茶余饭后,往往对当前IT业和互联网业的发展有所见地;四是学习英语,出国留学,会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英语,看英文书籍,背英语单词,IT书里面都可能夹着单词页;五是投入社会活动,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公司之间,都有一些社会活动,什么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联谊,聚会,能参加的都参加,来扩大自己的人脉;

聚义梁山的及时雨,聚众抱怨,分散人心:由于在工作中得不到肯定和成就感,于是心中愤愤不平,好在有这种情绪的人数量不少,于是他们聚在一起,开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炮轰公司和领导,说的头头是道,入情入理。比如软件流程——咱们公司的流程实在是不规范,我原来工作的公司……,我一个同学所在的公司……;比如公司文化——外企都是宣扬多么多么的Open,你看咱们公司,说是这样说的,做起来可不是这么回事;比如领导风格——我们的manager真是不行,混了这么多年当上个领导,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其实水平也就那个样,我有个校友和他年纪差不多的,比他混的好多了,我们在他下面可是受苦了;比如招聘流程——也不知道公司的HR是怎么弄的,一味的扩招,结果招来很多良莠不齐的人,level高的还没有level底的水平好,还颐指气使的;比如绩效评定——咱们公司的绩效评定真不公平,去年我没这么累,还给了个二级,今年拼死拼活的,才给了个三级,那个和领导关系好的,做的贡献未必有我多,结果加薪加了这么多;另外还有很多的小道消息,谁加薪了,加了多少,谁升职了,谁的年薪是多少等等等等。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能让员工团结一致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领导的压迫。所以他们是非常的团结,并且遍布于各个team,影响潜移默化而深远。新来的一些同事往往能从这个团体中打听到很多的内幕,而内幕是很容易葡萄藤式的蔓延的,从而对人心士气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很多的跳槽甚至集体跳槽也是发生在这类团体中。

然而所有以上的作法都无法解决受害人的处境,既不能在公司内部改善和领导的关系,从而在公司内部获得发展,也无法集中精力的做好跳槽或者业余的工作,在公司外部有个发展,从而进一步陷入受害者的泥潭,最后决定为什么没有人会在事业上帮我一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呢?

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程序员往往自我激励的能力不足。大多数程序员都认为,我只要认认真真写好自己的程序,学好自己的技术,怎么激励我是你们管理者的事情,你激励的好,我就用我的技术好好工作,你激励的不好,我就不好好干。这就像一艘行驶在大海的面的船,没有自己的发动机,而是全靠风力,一旦激励不足,或者激励不能兑现,船就好像丧失了精神支柱而崩溃,找不到方向而自暴自弃,一边抱怨不能到达目的地,一边随波逐流,从而成为被洋流推来阻去的受害者。虽然我不愿意像一些所谓的励志书籍中叫嚣的那样:你不是为公司工作,而是为你自己工作,然而我却觉得,在程序员的内心中,除了公司目标,上司的激励,的确应该有一份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的规划。我们也不必要完全相信公司内部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因为自己的路只有自己走,也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你的公司,你的上司都不会为你的职业发展负责,他们只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所谓的职业生涯,就是公司利用员工来实现公司的目标,员工也同时利用公司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两个目标向量不必完全一致,只要夹角是锐角,就一起合作,如果是直角或者钝角,也即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无关甚至是阻碍,就不一起合作。所以你应该想好自己在这个阶段想要什么,你所在的公司能不能帮助你实现一部分(有时候很难找到完全符合),如果能,你就在这里工作,至于上司的激励,有则更好,无也无所谓,只要能在你自己的方向上每天能够有所进步,就是最好的自我激励。举一个例子,你是一个windows下面MFC的开发人员,你却在三年内变成一个linux驱动的开发者,这两者是有些距离,如果你直接去面试肯定会失败,但是自伤自怜也毫无用处。所以既然你当前有能力做的是MFC的开发,就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将C/C++学好学精,如果上司让你去做C#的项目,薪水要高一些,你应该拒绝,因为那个不符合你的方向,如果最后薪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你肯定会抱怨。学精C/C++后,看一些linux应用程序开发的一些书籍,然后自己尝试,其实主要是API不同,就可以跳槽到做linux应用程序开发的初级工作,然后开始研究这些API下面是怎么实现的,看一些linux内核方面的书籍,如果你的领导让你去做一下python或者shell方面的工作,你也应该拒绝。当你的linux应用程序开发比较熟练后,就可以应聘一些linux驱动的初级工作了。总之一句话,程序员心中应该有自己的发动机,无论风怎么吹,只要朝自己的目的地有所前进就可以。

一旦拥有了心中的发动机,心态就会好很多,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主要矛盾,什么企业文化,领导风格,绩效评比都是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的波动会对我们的情绪波动产生较小的影响。比如上面的例子,作为一个linux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直接到人才济济的主流公司应聘linux内核开发工程师比较难,但是如果现在的公司家长式管理,领导态度专横,每年很少加薪,导致大量工程师离职,于是领导说,现在一个内核模块的技术人员走了,你去负责一下吧,显然这个工作对你的目标来说是有意义的,你不必随波逐流,跟随大家跳槽。

当然我不是说次要矛盾出现问题就不管不顾,毕竟我们都不是神仙,还是需要张嘴吃饭的,有鉴于很多程序员强调一方面就完全忽略另外一个方面,我需要强调的是,人在江湖,混口饭吃,是咱的利益就一定要上心,什么公积金,带薪年假,股票认购,费用报销,各种福利等都不能忽视,很多程序员埋头写程序,很多公司发的邮件中该申请的福利不去申请,体检懒得去,晚餐打车费懒得报销,甚至绩效评定时的自我评价都懒得认真写,不要再说成大事不拘小节,这都是咱们血汗换来的应得的啊。

当次要矛盾出现问题怎么办呢?比如绩效评价不公平,领导对你产生误会,团队氛围你不喜欢,软件流程不够规范等。无论是闻一多式,陶渊明式还是及时雨式,这几种做法本人都不推荐,因为这些做法都会在你的同事和领导心目中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而从长期职业生涯考虑,圈子真的不大,越往后越能体会到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所以,应该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而非根据既有偏见给对方打一个标签,而后率先采取对抗性的态度,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得积怨越积越深。那么如何进行沟通呢?曾仕强老师在《领导的沟通艺术》讲座中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非常讲道理,但是中国人很容易生气,情绪很不稳定。中国人不生气的时候非常讲道理,一生气就蛮不讲理。所以沟通对中国人来讲,其实是一种情绪管理。”所以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情绪化行事,要表现出成熟的一方面,同时也要管理好对方的情绪,这样双方才能心平气和的阐述问题,了解原因,给出解决方案。其实大多数的分歧和积怨都是因为双方没有给彼此阐述问题已经背后原因的机会,一旦经由第三方阐明原因,积怨往往能够很大程度的消减。在《情商》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实验助手故意激怒受测者,如果无缓和信息,则接下来的实验中,受测者会对实验助手进行报复,然而如果在受测者发怒前,有另外的实验助手向受测者解释,刚才那位之所以那样是因为最近压力大,则接下来的实验中,很多受测者选择不进行报复行为。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对去年你的领导对你的绩效评价有看法,如果你不进行沟通,而是给他贴一个标签——这个领导真差劲,从此以后自暴自弃,你的领导可能察觉不到低估了你的绩效,也可能给你贴一个标签——这个员工真不负责任,于是你们陷入和恶性循环,最后只能分道扬镳。如果你去沟通,发现了领导也有他的难处,毕竟第二级评价只有这三个名额,你是排在第四位的,你和第三名差距较小,所以领导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reward进行补偿,这样你很可能就不那么生气了,继续努力工作,你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员工。

如果沟通顺畅,解决了问题,那么就可以接着干下去。那沟通无用怎么办?其实工作说白了就是一个生意,如果觉得收入大于成本,那就可以接着做,如果你已经觉得进步有限,然而薪资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那么买卖不成情义在,好好找工作,好好交接,好说好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看过无数跳槽了,和原来同事领导关系不错,有了机会再跳回来的例子。慢慢的你会体会到,有个贵人拉一把,职业生涯会顺的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