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Pool

Paper : Hierarchical 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with Differentiable Pooling
Code :

摘要

对于Graph Classification 任务来说,GNN的最后一步需要关注图数据的全局信息,既包含图的结构信息,也包含各个节点的属性信息。如果采用一次性全局池化的方法聚合点上的特征表示,并没有将图的结构考虑进去,而且可能在节点重编号后聚合的结果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聚合过程中依赖节点顺序。在CNN模型中,通常采用的做法是通过层次化池化机制来逐渐提取全局信息,作者仿照CNN提出了一种层次化图聚类的方式,支持添加到GNN模型中进行端到端的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层将该层的节点映射到若干个cluster中,作为下一层输入的节点。

定义

定义图 G G G 表示为 ( A , F ) (A,F) (A,F) ,其中 A ∈ { 0 , 1 } n × n A\in\{0,1\}^{n\times n} A{ 0,1}n×n 表示邻接矩阵, F ∈ R n × d F\in \mathbb R^{n\times d} FRn×d 表示节点的特征矩阵。图分类任务定义为学习一个映射 f : G → Y f : \mathcal G \rightarrow \mathcal Y f:GY,这需要首先学习图的整体特征表示,即 f ′ : G → R D f' : \mathcal G\rightarrow \mathbb R^{D} f:GRD

图神经网络的数学表示为

H ( k ) = M ( A , H ( k − 1 ) ; θ ( k ) ) H^{(k)} = M(A,H^{(k-1)};\theta^{(k)}) H(k)=M(A,H(k1);θ(k))

其中, H ( k ) ∈ R n × d H^{(k)}\in \mathbb R^{n\times d} H(k)Rn×d H ( 0 ) = F H^{(0)} = F H(0)=F,一种常见的GNN模型表示为

H ( k ) = ReLU ( D ~ − 1 2 A ~ D ~ − 1 2 H ( k − 1 ) W ( k − 1 ) ) H^{(k)} = \text{ReLU}(\widetilde D^{-\frac{1}{2}}\widetilde A\widetilde D^{-\frac{1}{2}}H^{(k-1)}W^{(k-1)}) H(k)=ReLU(D 21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查找TMS - 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图 请问TMS - 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图” 用户提到了“TMS - 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图”。TMS 可能指的是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运输管理系统),因为它与物流相关。GNN 是图神经网络。所以,整体上下文是关于智能物流、GNN 在物流中的应用。 回顾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 $...$ 格式。 - 独立公式使用 $$...$$ 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用户可见层: - 回答结构清晰,逐步解决问题。 - 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现在,分析用户的查询:用户想查找TMS - 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图。意思是用户想看到这个框架的图解或描述。 在提供的引用中: - 引用[1] 讨论智能物流、GNN 的价值、AI应用架构师的角色。 - 引用[2] 提到DiffPool,一种GNN方法,用于图聚类。 - 引用[3] 讨论深度学习在物流中的应用,如路线预测和路径优化。 - 引用[4] 提到机器人系统中的回环检测等。 这些引用没有直接提供一个名为“TMS - GNN算法模型系统”的具体框架图。因此,我需要基于上下文推断可能的框架。 从引用[1]:“支撑GNN的AI平台需要覆盖‘数据→图处理→模型→应用’全链路”。这给出了一个高层次的框架: 1. 数据:收集物流数据(如节点、边)。 2. 图处理:构建图结构。 3. 模型:应用GNN(如GCN)。 4. 应用:部署到实际业务(如物流优化)。 另外,引用[3]提到路径优化应用PPO强化学习算法,动态路由决策响应时间<3秒。GNN 可能被用于构建图表示。 TMS 是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通常涵盖运输计划、执行、优化等。结合GNN,可能用于建模物流网络(如节点表示仓库、边表示路径)。 因此,我可以构建一个合理的框架图描述。 回答结构: 1. **解释TMS-GNN的含义**:简要说明TMS是什么,GNN在其中的角色。 2. **描述框架图**:基于通用GNN框架和物流应用,描述系统框架。 3. **提供图解或文字描述**:由于是文本,用文字描述框架的组成部分。 4. **引用相关信息**: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5. **生成相关问题**:结尾生成相关问题。 框架描述: - 输入层:物流数据(如订单、车辆、位置)。 - 图构建层:将数据转换为图(节点:位置/仓库;边:路径距离/时间)。 - GNN模型层:应用GNN进行学习(如节点分类、链接预测)。 - 输出层:优化决策(如路径规划、ETA预测)。 - 集成应用:嵌入到TMS软件中。 基于引用[1]的结构: - 数据→图处理→模型→应用 具体化: 1. 数据采集:传感器、订单系统数据。 2. 图处理:构建邻接矩阵 $A$ 和特征矩阵 $Z$。 3. GNN模型:如GCN、DiffPool(引用[2])。 4. 应用:实时路由优化、预测。 使用LaTeX格式: - 行内数学表达式用 $...$,例如节点特征 $Z^{(l)}$。 - 独立公式用 $$...$$,但框架图不是数学公式,所以可能用文字或列表描述。 生成相关问题: - 类似于示例,生成3-4个相关问题。 确保中文回答。 最终回答大纲: 1. 引言:解释TMS-GNN框架。 2. 框架描述:用文本或伪代码描述各层。 3. 引用:在相关部分添加引用。 4. 相关问题:结尾生成。 </think>### TMS-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图解释 根据您的查询,您想查找“TMS-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图。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优化物流运输的软件系统,而GNN(Graph Neural Network,图神经网络)则用于建模物流网络的复杂关系(如节点表示仓库或配送点,边表示运输路径)。结合两者,TMS-GNN系统利用GNN处理图结构数据,实现对物流网络的智能优化(如路径规划、资源调度)。在智能物流中,GNN能有效将“关系成本”转化为“竞争优势”,而AI平台需覆盖“数据→图处理→模型→应用”全链路[^1]。 由于文本形式无法直接生成图像,我将基于相关引用和行业知识,为您描述一个典型的TMS-GNN框架图结构(这是一个通用化描述,适用于物流优化场景)。框架图通常分为四层:**数据层、图处理层、GNN模型层和应用层**。每个层级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如下所述(使用文字和伪代码描述)。 #### TMS-GNN算法模型系统的框架结构 框架图的核心逻辑是:物流原始数据被转换为图结构,GNN模型从中学习并输出优化决策,最终集成到TMS中实现业务应用。以下是详细分层描述(基于引用[1]的全链路概念): 1. **数据层(输入层)**: - **功能**:收集物流原始数据,包括订单信息、车辆位置、路径距离、时间窗约束等。这些数据通常是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混合。 - **输入示例**:订单数据库(如起点、终点、货物量)、IoT传感器数据(如车辆位置)、历史运输记录。 - **输出**:原始数据矩阵,例如节点特征向量 $X$ 和边权重 $W$。 - **关键技术**:数据预处理(清洗、归一化),引用[3]提到在路径优化中需考虑多式联运和新能源充电约束[^3]。 2. **图处理层(图构建层)**: - **功能**:将数据层的输出转换为图结构(邻接矩阵和节点特征矩阵),便于GNN处理。这包括图的嵌入和初始化。 - **处理过程**: - 定义节点(如仓库、配送中心)和边(路径)。 - 构建邻接矩阵 $A$(表示连接关系)和特征矩阵 $Z^{(0)}$(节点初始特征,如位置坐标)。 - 公式表示: $$ A = \begin{bmatrix} a_{11} & \cdots & a_{1n}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n1} & \cdots & a_{nn} \end{bmatrix}, \quad Z^{(0)} = [\mathbf{z}_1, \mathbf{z}_2, \dots, \mathbf{z}_n]^T $$ 其中 $a_{ij}$ 表示节点 $i$ 到 $j$ 的连接权重(如距离或时间),$\mathbf{z}_i$ 是节点 $i$ 的特征向量。 - **输出**:图数据结构 $(A, Z^{(0)})$。 - **关键技术**:图嵌入技术,如引用[2]中DiffPool的图聚类方法,可实现分层表示[^2]。 3. **GNN模型层(核心计算层)**: - **功能**:应用GNN模型进行图学习,提取高阶关系特征,输出预测或优化结果(如最短路径、ETA)。 - **模型架构**: - 常见GNN变体: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或DiffPool(用于分层聚类)。 - 处理流程:输入图数据经过多层GNN,每层更新节点嵌入。例如,DiffPool层的输出: $$ (A^{(l+1)}, Z^{(l+1)}) = \text{DIFFPOOL}(A^{(l)}, Z^{(l)}) $$ 其中 $l$ 表示层编号,输出更粗糙的图表示。 - 损失函数:针对物流任务设计,如路径优化使用强化学习(PPO算法),引用[3]提到顺丰科技应用PPO实现动态路由决策响应时间<3秒[^3]。 - **输出**:优化后的节点嵌入 $Z^{(L)}$ 或决策向量(如路径概率分布)。 - **关键技术**:结合强化学习(如GraphPPO)处理实时决策,引用[2]提到图强化学习方法[^2]。 4. **应用层(输出与集成层)**: - **功能**:将GNN输出转换为TMS可执行的决策,如路径规划、资源分配,并反馈到业务系统。 - **处理过程**: - 决策模块:生成优化路线或调度计划。 - 集成接口:嵌入到TMS软件(如实时监控系统)。 - 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引用[3]中目标<3秒)、准确性(如F1-score)。 - **输出**:优化决策(如车辆调度方案)、可视化报告。 - **关键技术**:AI应用架构师角色确保技术落地,覆盖“模型→应用”链路[^1]。 #### 框架图总结(伪代码表示) 以下是框架的伪代码表示,模拟系统流程: ```python # TMS-GNN算法模型系统框架(伪代码) def tms_gnn_system(): # 1. 数据层 raw_data = load_data("orders,sensors") # 从数据库或IoT加载 X, W = preprocess(raw_data) # 特征提取和归一化 # 2. 图处理层 A = build_adjacency_matrix(W) # 构建邻接矩阵 Z0 = build_feature_matrix(X) # 构建节点特征矩阵 # 3. GNN模型层 model = GCN() or DiffPool() # 选择GNN模型,如DiffPool[^2] Z_optimized = model.train(A, Z0) # 训练输出优化嵌入 # 4. 应用层 decisions = apply_to_tms(Z_optimized) # 生成路径决策,集成到TMS return decisions # 输出优化结果,如动态路由 ``` 此框架强调端到端处理,AI架构师需平衡模型复杂性与实时性[^1]。在物流企业中,该框架可应用于路线预测或资源调度试点场景。 #### 注意事项 - **可靠性与来源**:此框架基于通用智能物流架构推导,结合了引用[1]的全链路理念和引用[2]的GNN技术。实际实现可能因企业需求而异(如使用PyTorch Geometric框架)。 - **缺失细节**:引用中未直接提供“TMS-GNN”的具体框架图,但引用[3]提到路径优化模型(如Neural Rewriting),可作为参考;如果您需要可视化图表,建议查阅《图神经网络实战》书籍或PyTorch Geometric文档[^1]。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