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架构及原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82
flyingrobot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关于“基于模型的思想”的一些引述和评论
导读:模型概念引人入胜,既可以是最具工程属性的物理对象和机械化工具(例如风洞模型、铸模、蓝图),也可以是计算机中的数字化实体(例如3D模型,数据模型),又可以是抽象的逻辑/数学对象(例如数学结构、方程),亦或是人类大脑或意识中的某种构造(例如心智模型),还可以是金字塔尖的哲学概念(例如基于模型的实在论)。本文从浩若烟海的文献中,摘取了若干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数学或逻辑学家以及哲学家一些关于模型...转载 2019-09-08 14:57:17 · 541 阅读 · 0 评论 -
对新型软件程序语言及架构的一点讨论
程序架构与软件、应用架构最近一直在关注豆瓣上Zhang3关于新型程序语言研究的情况[1],及一些相关的讨论。这里有一个与我的重点领域模型与建模以及架构契合的地方,即软件程序架构或简单称为“程序架构”(programming architecture)。这是一个不太常用的提法,相对于常见的软件(系统)架构和应用架构,它更单纯、狭窄。在这个范围内,我们主要关心程序(programs)的组织框架与设原创 2013-04-17 15:54:52 · 1189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模型驱动应用(MDApp)
首先设定一个基本的讨论背景,如图1。它表现了模型驱动应用所处的典型情景,显示了信息技术(左侧)与业务(右侧)之间的鸿沟,包括它们各自的抽象层级系统(呈现为两个方向相反的金字塔)。模型驱动应用基于人可理解/操作且计算机可处理的中介模型,跨越鸿沟,对业务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建立连接(参看Situation for Discussions about MDApps及此文)。本文将主要基于这一背景,对“模原创 2013-04-15 08:02:54 · 29519 阅读 · 2 评论 -
文摘:在企业应用系统及开发中运用黑盒/白盒模型概念
在企业应用系统及开发中运用黑盒/白盒模型概念 2011-09-27企业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涉及两个基本领域:系统技术(IT)领域(系统技术域)和应用领域(应用域),后者需进一步区分“现状”和“将来”。相关的模型在此域划分的背景上形成不同的组别,其中关于系统本身的模型原创 2011-09-29 14:39:45 · 1360 阅读 · 0 评论 -
Architecture(架构/体系结构)与营造法式:一个简单的理解
Architecture(架构/体系结构)与营造法式:一个简单的理解作者: 余彤鹰, 来源: 企业工程论坛, 发表时间: 2011-01-18 引言在企业应用(信息系统或软件)和企业工程领域,术语“architecture”越来越常转载 2011-07-09 11:50:34 · 2488 阅读 · 0 评论 -
文摘:本体与建模,系统架构(Architecture),模型驱动工程(MDE)
企业工程论坛的WP多语言版本改造11-03-18 • 在企业工程论坛的wp3.1(zh_CN)+Mimbo 3.0 theme环境中,成功地实现了xili多语言三部曲方案(xili-language, xili-dictionary, xili-tidy-tags),将本站改造成基本可满意的多语言网站。札记:本体及数据、信息、领域、企业建模与模型11-02-28 • 围绕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本体”(ontology)的基本概念,讨论了数据/信息建模与数据字典、模型驱动设计(DDD)的领域建模、企业建模等概念原创 2011-03-18 16:26:00 · 1771 阅读 · 0 评论 -
再说复杂系统的层级原理与模型驱动软件体系结构
对2002年所写,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复杂系统的层级原理与模型驱动软件体系结构》一文的观点,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错误或不足。谈论了近些年的一些观察和想法。主要的话题涉及层级性、模型、语言和代码的比较、运用模型的三个关键要素及模型驱动系统、UML与企业/业务建模,MDA等。转载 2010-11-18 14:25:00 · 864 阅读 · 0 评论 -
新一代企业应用:Forrester的动态业务应用
<br /> 作者:余彤鹰, 来源:企业工程论坛, 发表时间:2010-08-06 <br />摘要:介绍了Forrester的研究人员John R. Rymer与Connie Moore等在2007年提出的“动态业务应用”(Dynamic Business Applications)概念。分析了它的一些基本特点,并与我们1999年开始提出并探索的新一代企业应用做了些对比。二者重要的共同出发点,就是将企业应用软件转载 2010-08-07 15:41:00 · 960 阅读 · 0 评论 -
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架构向企业架构的发展
作者:余彤鹰, 来源:企业工程论坛, 发表时间:2010-01-21 引言信息工程(informationengineering)这个词,现在即便不算销声匿迹,也早已式微了。但这个思路里有一些东西,是不应或不会被丢弃的,它们实际上已经发展壮大了。如果把视野放宽一些,我们首先可以留意的,转载 2010-01-23 13:59:00 · 962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本来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自E.F. Codd提出的数据库概念,首先理解为一种应用架构:把数据是独立的、专门管理公用资源。库(base,一开始叫做数据银行databank)构造和操作方式(比如存、取)是与具体的“使用”无关的。数据库中的数据,首先应当被看作独立、集中、公共的(根据需要可以附加操作权限)。这个思想带来的是什么呢?不仅仅是“大量数据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操作方式的标准化和简约化(所有的应用都表现为原创 2008-07-18 17:51:00 · 1029 阅读 · 0 评论 -
功能还是资源——信息系统的两种开发途径
信息技术的两种认识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认识背景,一个是计算自动机(数字化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一个是“信息”本质的认识,前者的核心是“计算”,后者的核心就是信息本身——其性质、规律。把“信息”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和其它实体一样,有独特的规律与性质、存在方式或生命周期,独自的价值或用途,是上个世纪人类认识的重要进展。“信息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受到人们的重视。原创 2007-10-06 13:01:00 · 1568 阅读 · 0 评论 -
SOA——通过不同的解释学习
引言越是基本的概念,往往越“解释不清”,而深入解读的过程,总是可以学习到许多道理——不管最终是否得出了唯一的解释。SOA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几年前接触到这个概念时,曾经觉得无需深究,因为觉得这是自己理解甚至自觉地应用着的东西,例如在做软件架构设计时,就已经采用了类似的思路,甚至还选择了SOAP、UDDI这些东西。那时觉得这是一种很基本的东西,但无法看清或预料今天的原创 2007-08-08 18:18:00 · 1740 阅读 · 0 评论 -
企业建模的目的、范围及“模型驱动系统”(MDS)
企业建模的目的、范围及“模型驱动系统”(MDS)作者:余彤鹰,EE-Forum.org 前面讨论中,李文华提出了“企业建模的范围”问题,林星增加了“目的”(见第一轮对话的贴子),这里借着这两个话题,引申到“模型驱动系统”及与“模型驱动开发”的区别这个比较特殊的问题上,这同时涉及前面说的,企业工程四项愿景之首所包含的“直接驱动企业平台”这个要求。 “建模”一词可以有两种用法,狭义地转载 2007-06-26 09:05:00 · 168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