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中的可信协作传输与调制取证技术
可信协作传输
在无线通信领域,协作传输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但传统的协作传输对恶意内部攻击非常敏感。当存在恶意中继时,传统协作传输的效果甚至不如直接传输。这主要是因为基于信噪比(SNR)和误码率(BER)的信道信息无法捕捉中继节点的贪婪或恶意行为。
恶意攻击下的协作传输问题
通过对平均SNR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发现,当存在恶意中继时,目的地的SNR会显著下降,甚至比不使用协作传输的情况更差。例如,在图中大约时间10处,对比虚线和实线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差异。
不过,信任辅助方案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案中,目的地维护的mr值可以捕捉中继节点的动态变化。恶意节点的mr值会迅速降至零,贪婪节点的mr值也会快速下降。而好节点的mr值在攻击开始时会受到影响,但即使攻击仍在进行,也能够恢复。与非协作(直接)传输方案相比,信任辅助协作传输方案在目的地能实现更高的SNR,仅在攻击开始的很短时间内除外。
抗干扰攻击的协作传输优势
协作传输提供了空间分集,因为目的地节点可以从不同位置的中继接收多个消息副本。在无线网络中,空间分集通常能增强对物理层拒绝服务(DoS)攻击的鲁棒性。直观地说,在协作传输中,消息通过多个物理信道到达目的地,因此在发生干扰攻击时,协作传输比直接传输更有可能让目的地接收到源节点的消息。同时,协作传输可以显著提高接收器的SNR,只要干扰功率不是太高,目的地就更有可能正确解码信号。
为了验证信任辅助方案在抗干扰攻击方面的效果,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在网络区域内随机放置一个干扰器,当目的地的SNR低于0 dB的阈值时,认为发生了中断。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信任辅助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