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聚类方法综述
1. 引言
在当今的系统环境中,日志数据以庞大的规模和极快的速度产生。对于大型企业系统而言,每天产生的日志行数达到数百万并不罕见,例如公开可用的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日志每天包含超过四百万行日志。如此大量的日志数据使得人工分析变得几乎不可能。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处理日志行并识别有趣的模式是合理的选择。聚类是分析大量日志数据的一种方法,过去已经提出了几种专门为文本日志数据设计的聚类算法。然而,目前缺乏针对网络安全应用的最新日志数据聚类方法的详尽调查。本文旨在对科学文献中现有的日志聚类策略进行调查,帮助分析师选择适合其系统要求的方法。我们关注的研究问题包括:
- 现有日志聚类算法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 这些算法如何应用于网络安全?
- 这些算法处理何种类型的数据?
- 这些算法是如何评估的?
2. 调查背景
2.1 日志数据的性质
日志数据虽然形式多样,但可以对其组成做出一些一般性假设。通常,日志文件由按固有时间顺序列出的单条或多条字符串组成,这种时间顺序通常由附加到日志消息的时间戳来支撑。日志消息可能是高度结构化的(如逗号分隔值列表)、部分结构化的(如属性 - 值对)、非结构化的(如任意长度的自由文本)或它们的组合。此外,日志消息有时会包含与生成它们的任务(也称为线程或用例)相关的进程ID(PID),这有助于提取日志轨迹并进行工作流和流程挖掘。日志消息中有时还包含行号、消息级别或严重性的指示符(如TRACE、DEBUG、INFO、WARN、ERROR、FATAL、ALL或OFF)以及引用打印消息语句的静态标识符。
日志文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8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