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HCIP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对HCIP以及HCIA的知识汇总
fatsheep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OSPF的接口类型
r1,r2,r3为私网内部环境:分别为:192.168.1.1/2.1/3.1 24隧道接口配置192.168.4.0 24网段配置指向公网的一条静态缺省[R1]ip route-static 0.0.0.0 0 14.0.0.2[R2]ip route-static 0.0.0.0 0 24.0.0.2 [R3]ip route-static 0.0.0.0 0 34.0.0.2[R1]int t 0/0/0[R1-Tunnel0/0/0]ip add 192.168.4.1 24 [R1-Tunn原创 2025-03-23 16:48:04 · 841 阅读 · 0 评论 -
全网最详细解答OSPF数据包---接上文
此后B准备给A发,序列号也为一个随机值,并且可选项也都为1,如果此时A为主,那么B就会给A发送LSA的摘要信息,此时B就会给A发第二个DBD包此时I=0,M=0,MS=0,然后seq(b)就该跟A一样(为主的主导隐性确认),发完后,A也会给B发 I=M=0,MS=1,seq=a+1。DD序列号----1,隐性确认--可靠性 2,排序--在DBD报文中会逐次加1,确保DBD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和有序性。MS---master---该位置1,表示发送这个数据包的设备为主。原创 2025-03-12 10:10:02 · 738 阅读 · 0 评论 -
全网最详解答OSPF基础
DOWN--启动OSPF,发送Hello包进入下一个状态init状态(初始化):收到的Hello包中有本地的RID,则进入下一个状态Two-way--双向通信状态---标志着邻居关系的建立(条件匹配?)匹配成功则进入下一个阶段,匹配失败,则保留在邻居关系,仅使用Hello包进行周期保活Exstart(预启动状态):使用未携带数据的DBD包进行主从关系的选举,为主的可以优先获取LSA的信息;EXCHANGE状态(准交换的状态):使用携带数据的DBD包共享目录信息。原创 2025-03-11 20:59:47 · 767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类型及数据链路层协议
广播型多点接入网络非广播型多点接入网络。原创 2025-03-01 23:39:14 · 779 阅读 · 0 评论 -
HCIA复习
2,OSI参考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分层,而分层的目的就是上层协议在其下层协议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所以,OSI在设计协议的时候,层次之间还是存在依赖性。TCP/IP协议族的协议本身都是相互独立的,每层中的协议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进行组合匹配。1,只有TCP/IP模型可以跨层封装,而OSI不行,因为OSI的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以及有很强的关联,而TCP/IP是独立的。应用层在封装完数据过后直接封装网络层---传输层的功能将由网络层代替---协议号代替端口号,将数据填充到IP报头,分片代替分段)原创 2025-02-25 12:55:05 · 80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