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写程序是否是你生活的全部?

本文通过作者的生活体验探讨了编程与其他活动之间的联系,比如打羽毛球、做饭、整理房间等,并揭示了这些活动背后的逻辑与编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quote="Lucas Lee"]以前着迷的时候,学习、工作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现在我发现打打羽毛球、研究一下如何做饭也很有意思啊。而且我发现里面很多方法很熟悉,就跟我在写程序时用到的一样。简单如菜里放多少盐,你得尝---这就是测试---而且最好放完溶解完全后就立即尝,这样你放盐的正确性能得到立即的反馈,用以巩固经验,同时给后续的操作提供保证---这就是单元测试了吧,尽早测试,不要让错误累计,呵呵

上回搬家,整理一大堆东西,发现整理起来也有相当的困难。书籍如何分堆,比较容易找呢?杂物放哪里不碍眼又容易找呢?---归类,又要权衡使用的方便性、美观、环境是否适宜保存等等,比起程序的分包、封装、甚至整体的设计,难道会容易很多么?面对的问题是类似的,而且问题的复杂度我看也相差不大---是否暗示了软件的本质困难,在于概念(或逻辑)的复杂性?而不是如何实现?就收拾屋子来说,我看设计这个方案本身,比移动这些物件要麻烦多了。

以前沉迷过围棋。甚至睡觉、坐公车时,眼前会浮现出黑白子棋形,还会自动的走棋,但不是我控制的。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不是很好。不过我的棋艺还是在半年内有了长足的进步,自己按书上说的测了一下,可能有业余2-3段了吧。暂时止于此了。随后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放下这些玩意了。

写程序,无非是类似围棋的另一种沉迷。如同围棋中的,要到达更高的境界,有时不在棋内而在棋外,是生活历练、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影响。我喜欢玩程序,不喜欢被程序玩。多接触生活的各方面,大有裨益啊。

[/quote]
事物的相通性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只是很难真正发现有用的认识,我也刚开始慢慢寻找。
[quote="刘力红《思考中医》"]钱德拉塞卡教授的感叹。钱德拉塞卡教授是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198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在《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Truth and Beauty)一书中写道:“有时我们将同一类思想应用到各种问题中去,而这些问题乍看起来可能毫不相关。例如,用于解释溶液中微观胶体粒子运动(即布朗运动)的基本概念同样可用于解释星群的运动,认识到这一事实是令人惊奇的。这两种问题的基本一致性———它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我一生中所遇到的最令人惊讶的现象之一。”[/quote]

[quote="buaawhl"]
对某件事情解释的权力啊。
意思是,这类事情,关键不在于如何解释,而在于谁解释的。
关键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谁说的。
很多理论体系都可以解释很多不相干的事情。

我对那段内容很感兴趣,所以,借题发挥一下。
星群和溶液微粒,宏观和微观,这个思路确实很奇妙。可引发我们对无限嵌套世界的无穷遐想,是一个科幻小说的好题材。[/quote]
有道理,光会扯在一块不够,还能很好的运用,能实证才说明问题,风马牛其实很容易扯在一起。如果A事物的规律 用在B 事务上 能很好的解释B,并且能B 的实证中证明、验证,我觉得这个很有用。钱钟书好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各种科学的相通性的问题,好像他是对这个很不屑的。但是我觉得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
海天版不知道会不会一个月清一次帖子了...
发现这个加入博客的功能还挺有用的。。
不过不能一次性把一个帖子的回复一起弄成一篇blo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