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

 

  在系统分析阶段将分析类分成三种类型: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  

实体类:

     实体类是用于对必须存储的信息和相关行为建模的类。实体对象(实体类的实例)用于保存和更新一些现象的有关信息,例如:事件、人员或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对象。实体类通常都是永久性的,它们所具有的属性和关系是长期需要的,有时甚至在系统的整个生存期都需要。

     实体类的找寻相对简单点,这里就不再做具体的叙述了。

 

边界类:

    边界类是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的业务主角之间进行交互建模的类。边界类依赖于系统外部的环境,比如业务主角的操作习惯、外部的条件的限制等。它或者是系统为业务主角操作提供的一个GUI,或者系统与其他的系统之间进行一个交互的接口,所以当外部的GUI变化时,或者是通信协议有变化时,只需要修改边界类就可以了,不用再去修改控制类和实体类。业务主角通过它来与控制对象交互,实现用例的任务。

    边界类调用用例内的控制类对象,进行相关的操作。

  

一个系统可能会有多种边界类:

  • 用户界面类 - 帮助与系统用户进行通信的类
  • 系统接口类 - 帮助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的类
  • 设备接口类 - 为用来监测外部事件的设备(如传感器)提供接口的类

 

控制类:

    控制类用于对一个或几个用例所特有的控制行为进行建模,它描述的用例的业务逻辑的实现,控制类的设计与用例实现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有些情况下,一个用例可能对应多个控制类对象,或在一个控制类对象中对应着对个用例。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控制类有效将业务逻辑独立于实体数据和边界控制,专注于处理业务逻辑,控制类会将特有的操作和实体类分离,者有利于实体类的统一化和提高复用性。

    当业务主角通过边界类来执行用例的时候,产生一个控制类对象,在用例被执行完后,控制类对象会被销毁。

  

     控制类的特点:

     独立于环境

     和用例的实现关联

     使用关联实体类,操作实体类对象

     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当然如果用例的逻辑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利用边界类来操作实体类,而不必再使用控制类。或者用例的逻辑较为固定,业务逻辑固定不会改变。也可以直接在边界类实现该逻辑。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面向对象设计中实体类边界类控制数据库环境的问题。首先,我得确保自己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清晰地解释它们的作用区别。 用户提到的这四个,其中实体类边界类控制应该是源自经典的MVC模式或者似的架构模式,但可能用户有特定的上下文。数据库环境可能是指与数据库交互的,比如DAO(数据访问对象)或者Repository。需要先理清每个的定义典型职责。 首先,实体类通常对应业务模型中的具体对象,比如用户、订单等,主要承载数据属性基本行为。边界类处理系统与外界的交互,比如用户界面、外部API接口等。控制负责协调多个对象之间的操作,处理业务逻辑,比如服务层或应用层的。数据库环境则专注于数据持久化,处理与数据库的连接、查询、事务等。 接下来需要区分它们的作用区别。可能需要用例子来说明,比如用户注册场景,各个如何协作。同时要注意用户可能混淆这些概念,特别是控制数据库之间的职责划分,需要明确说明。 另外,用户的问题中提到“数据库环境”,这可能不是标准术语,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可能是指数据访问层或ORM相关的。在回答时需要明确这一点,避免术语混淆。 然后要考虑生成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这些的应用场景、设计原则、常见错误或最佳实践展开。比如如何设计实体类边界类的实现方式,控制的优化,数据库的设计模式等。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使用中文,符合LaTeX格式要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并且正确引用来源。需要检查是否有需要引用的地方,比如提到的设计模式是否有参考文献,但用户没有提供具体的引用来源,可能不需要添加。 总结步骤: 1. 定义每个并解释其职责。 2. 用具体例子说明协作流程。 3. 对比四者的区别,可能用表格形式。 4. 生成相关问题,确保覆盖应用、设计、优化等方面。</think>### 面向对象设计中四种的作用与区别 #### 1. 核心概念定义 - **实体类(Entity Class)** 描述系统中核心业务对象,承载数据属性基础行为。例如:$User$、$Order$。 特点:与数据库表结构直接映射,通常对应领域模型中的名词[^1]。 - **边界类(Boundary Class)** 处理系统与外界的交互,例如:$UserInterface$、$APIGateway$。 特点:负责输入输出转换,如将用户输入转换为内部消息格式。 - **控制(Control Class)** 协调多个对象的业务逻辑,例如:$RegistrationService$、$PaymentController$。 特点:无持久化状态,专注于流程控制事务管理。 - **数据库环境(Database Context Class)** 管理数据持久化操作,例如:$UserDAO$、$OrderRepository$。 特点:封装SQL语句或ORM操作,隔离数据库实现细节。 #### 2. 协作流程示例(用户注册场景) 1. 用户通过边界类$RegistrationForm$提交信息 2. 控制$RegistrationService$验证数据并调用实体类$User$初始化对象 3. 数据库环境$UserRepository$将$User$对象存入数据库 $$ \text{边界类} \rightarrow \text{控制} \rightarrow \text{实体类} \rightarrow \text{数据库} $$ #### 3. 四者对比(差异分析) | 别 | 职责范围 | 状态持久性 | 典型方法示例 | |---------------------|----------------|------------|-----------------------------| | 实体类 | 数据载体 | 永久 | $getAge(), calculateTotal()$| | 边界类 | 交互适配 | 临时 | $renderView(), parseJSON()$ | | 控制 | 流程调度 | 无 | $validate(), processOrder()$| | 数据库环境 | 数据存取 | 永久 | $save(), findByID()$ | #### 4. 设计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控制不应包含数据存取逻辑(应交给数据库) - **分层隔离**:边界类不直接访问数据库,需通过控制中转 - **依赖倒置**:数据库应基于接口编程,例如: ```java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 User findById(int id);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