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我们信息优化的期望?

文章讨论了大型空调制造企业在实施ERP项目后遇到的流程效率判断数据指标来源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优化信息流、整合ERP数据和实现自主安全性检查来提升流程效率和数据管理。文中将ERP系统的应用与美国社会安全号码系统进行类比,强调了信息优化的重要性,即信息的整合和优化而非仅仅提取和统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篇文章版权由ECFHP所有


作者:沈诗理

 

看网站上看到一篇名为“以客户的名义来思考”的文章,光是这个题目引发了我的思考。因为刚好最近接触到一家大型空调制造企业,他们目前是利用IT进行流程E化。通俗点就是说让业务流程以信息流为主要导向,信息流在IT里面进行流转,由系统自主记录每次流程运行所产生的所有记录,从而减少人工操作(表单记录等),提高流程效率。

 

这家企业自2001年开始实施ERP项目,项目范围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产、供、销、人、财、物等各环节,项目内容有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系统集成、信息互通、数据提取、数据分析。直到目前,业务流程已基本上在ERP中得到实现。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流程的效率判断的数据指标从何而来?ERP中的大量数据如何自主整合优化好,一是为了减少容量;二是提高调取的方便性?这些系统能否实现自主安全性检查?

 

企业的客户要求是价值,因此ERP的客户(企业本身)就对其提出了要求——能够解决好上面的三个问题点。而这才是我们信息化的期望。就拿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与中国的身份证之间的区别一样。在美国,在美国,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电脑系统,有关他的所有背景材料就一览无余,不但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这些自然状况,而且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的信用情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但中国的身份证,目前不能完全实现这种“交互”式的关联。

 

企业中的信息也如美国安全管理信息一样,企业的某一个流程的运行会触动数个,或某个模块,甚至是全局流程的运行,也就是一个信息点会带来众多信息点的作用。因此,信息优化不仅仅是信息的提取、统计,而是更多的是整合和优化。

 

本篇文章版权由ECFHP所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