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分析bug的一些心得

本文分享了一位拥有三年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的程序员对于Bug的态度变化及应对策略。作者详细介绍了建立Bug分析工具箱、制定Bug分析流程、区分不同类型Bug的重要性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ug已经成为程序员工作中的一部分,作为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已有三年的我,经手的bug也不少了。先说说自己对于bug的心态变化吧,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自己还是很喜欢bug的。那时,自己是负责维护别人的代码,如果发现了bug,说明自己工作有成绩;后来,自己开始码代码,这个时候测试人员告诉我有bug,自己就有些心烦,尤其是当领导知道了这个bug以后,就会感到很大压力;再后来,经手的bug变多了,也变得淡定多了,而且还逐渐建立自己分析bug的工具箱和分析流程;现在,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始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就尽量考虑周全,以减少bug的产生。

下面就说说自己分析bug的一些心得:

1. 建立一套分析bug用的工具箱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析bug有一套得心应手的工具很重要。我的工具箱里就有:网络抓包工具(用来分析网络相关问题的),读取、解析日志的工具、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工具,另外,还配有解压工具、UltraEditor等等小程序的安装程序(因为有些测试用的电脑上没有安装这些软件)。我将这些工具放到一个文件中,并将其放在U盘中,一旦测试人员告知有bug存在,我就揣着U盘过去。这个“窍门”的来历缘于自己一段痛苦的经历,自己有段时间膝盖疼,特别讨厌爬楼梯,但是当时测试人员在开发人员的楼下,因此,常因为测试人员的电脑上没有自己想要的工具,自己不得已只能爬上爬下地用U盘拷贝工具。痛苦之下,就想出了上面的那个办法,呵呵。

2. 建立一套分析bug的流程或步骤

bug产生后,测试人员告诉开发人员的都是现象,而开发人员要根据测试人员的现象描述去推测。我同事说,查bug就像是在“查案”,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在分析“案情”,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分析bug有的时候就好比在黑暗中行走一样,常常觉得完全无从下手。经过几次痛苦经历后,我逐渐建立一套分析bug的流程或步骤:

  • 获取当前测试的版本信息;让测试人员通过版本检测工具读取当前测试的版本信息,然后截图。此举,可立即确定是否由于版本不正确导致的问题;
  • 读取设备的运行日志;让测试人员读取设备的操作日志和运行日志,交由开发人员解析;
  • 通过设备运行监控工具,获取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然后截图;
  • 通过抓包工具,抓包并且将结果交由开发人员解析;(可选,只针对网络相关的问题)
  • 将获得的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文件夹中,以bug现象和测试人员姓名命名该文件夹;

这样的步骤或流程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遗漏可用的信息。因此,除非是那种一眼就能定位原因的bug以外,对于所有bug我基本上都会按照上述去做的,其实其目的也很简单,在还不清楚问题具体情况的状况下,先尽可能地获得系统的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会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这样做只是麻烦一些,但是绝对没有坏处。曾经就有几个很难复现的bug,就是由于缺少对应的日志信息,给我们分析问题原因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当时,对于没有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非常之懊悔。

将所有信息都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样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就非常好找,更不会出现混乱。另外,上述步骤中,我通常都会要截图,一方面是自己不太相信测试人员的口述,另外一方面留下足够的证据,因为有的时候真是口说无凭啊。

3. 针对不同类型的bug,适当区别对待

开发人员有时候可能同时在分析好几个bug,这就要对这些bug分轻重缓急了。我通常将bug按照复现难度分优先级。越容易复现的bug优先级越低,即使该bug的严重等级很高。因为能复现的bug,只要花时间总能够分析出原因的,但是很难复现的bug就难说了。其实,bug分析和解决有50%取决于该bug能否复现。因此,每当测试人员告诉一个新bug时,我收集了所有信息,并且分析以后有个初步结论以后,我才会让测试人员破坏环境,让他复现一下(复现bug可能会导致现象消失,但是不去复现也没什么可做的了,毕竟所有的信息都收集完了)。如果这个bug很难复现的话,那么我会先推掉其他事情,专心分析这个bug,否则拖得时间越久,越难找到原因。

  生命不息,bug不止。面对bug,我们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它们毕竟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了,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也许就能找到比较好的方法解决它们了,^_^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script>
CH341A编程器是一款广泛应用的通用编程设备,尤其在电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中,它被用来烧录各种类型的微控制器、存储器和其他IC芯片。这款编程器的最新版本为1.3,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对25Q256等32M芯片的支持。 25Q256是一种串行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配置数据或其他非易失性信息。32M在这里指的是存储容量,即该芯片可以存储32兆位(Mbit)的数据,换算成字节数就是4MB。这种大容量的存储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都有应用,例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设备等。 CH341A编程器的1.3版更新,意味着它可以与更多的芯片型号兼容,特别是针对32M容量的芯片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编程效率和稳定性。26系列芯片通常指的是Microchip公司的25系列SPI(串行外围接口)EEPROM产品线,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小体积、低功耗和非易失性存储的应用场景。 全功能版的CH341A编程器不仅支持25Q256,还支持其他大容量芯片,这意味着它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这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器、EPROM、EEPROM、闪存、逻辑门电路等多种类型芯片的编程。 使用CH341A编程器进行编程操作时,首先需要将设备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然后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编程软件。在本例中,压缩包中的"CH341A_1.30"很可能是编程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后,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选择需要编程的芯片类型,加载待烧录的固件或数据,然后执行编程操作。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正确设置芯片的电压、时钟频率等参数,以防止损坏芯片。 CH341A编程器1.3版是面向电子爱好者和专业工程师的一款实用工具,其强大的兼容性和易用性使其在众多编程器中脱颖而出。对于需要处理25Q256等32M芯片的项目,或者26系列芯片的编程工作,CH341A编程器是理想的选择。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和升级,它保持了与现代电子技术同步,确保用户能方便地对各种芯片进行编程和调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