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J2828buy tickets线段树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线段树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通过逆向思维,将问题转化为求解每个人物前面空位数量的问题,并详细解释了如何构建和更新线段树以求解这些空位。

网址:http://poj.org/problem?id=2828
感觉这道题真的好巧妙。
题意:
给一个数n,输入n个人 想插入的位置 和 自身的价值
最后一个人想插入的位置就是最后的位置,所以从后向前考虑。
这时,我们发现,这个人想插入的位置就是其前面空的数量。
例如
0 20523
1 19243
1 3890
0 31492
从后向前,四号人物放在位置1,三号人物放在位置3(它的1意味着它的前面要空一个位置)二号人物放在位置4(1意味着空一个,空的是三号人物前的那个)一号人物放在位置2.
这里我想了下原因。比如已经放好了四号位置,因为正常的顺序是从前往后,放完三号人物后,三号人物前有一个人,所以放四号人物后,顺序是4,1,3,2我们按照从后往前放置,放4人物,放3人物后,1人物还没放,所以1的位置空了下来,3的前面就要留一个位置,同理可推知每个人想插入的位置就是前面空的位置。
这样,解题模型就已经建好。那么怎么才能用线段树解决呢?
使用线段树,最重要的是确定节点要储存什么。这里储存的是区间(位置)内空位置的数量。
这个线段树很好理解,没有可说的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include<string>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vector>
#include<stdio.h>
#include<map>
#include<queue>
#include<climits>
#include<stdlib.h>
#include<iomanip>
#include<string.h>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
#define N 200000+5
#define R (rt<<1|1)
#define L (rt<<1)
#define lson l,mid,L
#define rson mid+1,r,R
#define mid (l+r)/2
#define INF 0x3f3f3f3f
#define mem(arr,a) memset(arr,a,sizeof(arr))
#define LL long long int
#define sd1(a) scanf("%d",&a)
#define sd2(a,b) scanf("%d%d",&a,&b)
#define sd3(a,b,c) scanf("%d%d%d",&a,&b,&c)
#define pd1(a) printf("%d",a)
#define pd2(a,b) printf("%d%d",a,b)
#define max(a,b) (a>b?a:b)
#define min(a,b) (a<b?a:b)
/**********************************************/
//19:33
/*int Scan() {
    int res = 0, ch, flag = 0;
    if ((ch = getchar()) == '-')
        flag = 1;
    else if (ch >= '0' && ch <= '9')
        res = ch - '0';
    while ((ch = getchar()) >= '0' && ch <= '9')
        res = res * 10 + ch - '0';
    return flag ? -res : res;
}

void Out(int a) {
    if (a > 9)
        Out(a / 10);
    putchar(a % 10 + '0');
}*/

int dat[N<<2], q[N<<2];
int p[N<<2], v[N<<2];
void PushUP(int rt){
    dat[rt] = dat[L] + dat[R];
}
void build(int l, int r, int rt){
    if (l == r) {
        dat[rt] = 1;
        return;
    }
    build(lson);
    build(rson);
    PushUP(rt);
}
void update(int p, int v, int l, int r, int rt){
    if (l == r) {
        q[l] = v;
        dat[rt] = 0;
        return;
    }
    if (dat[L] >= p) update(p, v, lson);
    else update(p - dat[L], v, rson);
    PushUP(rt);
}
int main(){
    int n;
    while (scanf("%d", &n) != EOF) {
        build(1, n, 1);
        for (int i = 1; i <= n; i++)
            scanf("%d%d", &p[i], &v[i]);
        for (int i = n; i>0; i--)
            update(p[i] + 1, v[i], 1, n, 1);
        for (int i = 1; i <= n; i++)
            printf("%d ", q[i]);
        printf("\n");
    }
    return 0;
}
标题基于SpringBoot的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方法及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对提升俱乐部管理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SpringBoot框架的应用,以及系统的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和评述与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相关的现有理论。2.1SpringBoot框架理论介绍SpringBoot框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Web开发中的应用。2.2数据库设计理论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2.3马术俱乐部管理理论概述马术俱乐部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会员管理、课程安排等。第3章系统设计详细描述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3.1系统架构设计给出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的交互方式。3.2功能模块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如会员管理、课程管理、预约管理等。3.3数据库设计阐述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包括表结构、字段设计以及数据关系。第4章系统实现介绍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开发环境、编码实现等。4.1开发环境搭建介绍系统开发所需的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4.2编码实现详细介绍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编码实现过程。4.3系统测试与调试阐述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用例以及调试过程。第5章系统应用与分析呈现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性能分析。5.1系统应用情况介绍系统在马术俱乐部中的实际应用情况。5.2系统性能分析从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5.3用户反馈与改进收集用户反馈,提出系统改进建议。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