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mrproper解决u-boot for tiny210编译问题

本文详细解释了在内核编译过程中使用makeclean、makemrproper与makedistclean的区别。通过对比它们各自清除的文件类型及范围,帮助读者理解何时选择何种清理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感谢liukun321

之前编译移植遇到各种问题,之后找到方法

make mrproper

make clean

make tiny210_config

make

解决编译问题


内核编译时, 到底用make clean, make mrproper还是make distclean

在编译内核时, 被make clean, make mrproer 和 make distclean搞的纠结, 稍微总结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解压内核源码包后, 到内核源代码目录树的顶层目录, 执行
# make help
Cleaning targets:

clean - Remove most generated files but keep the config and enough build support to build external modules

mrproper - Remove all generated files + config + various backup files

distclean - mrproper + remove editor backup and patch files

make help的结果:
make clean 删除大多数的编译生成文件, 但是会保留内核的配置文件.config, 还有足够的编译支持来建立扩展模块
make mrproper 删除所有的编译生成文件, 还有内核配置文件, 再加上各种备份文件
make distclean mrproper删除的文件, 加上编辑备份文件和一些补丁文件。

看帮助可以发现删除的文件范围从小到大依次为: make clean < make mrproper < make distclean, 查看源码目录树的顶层目录下的Makefile求证, 可以发现:
clean: archclean $(clean-dirs)
$(call cmd,rmdirs)
$(call cmd,rmfiles)
@find . $(RCS_FIND_IGNORE) \
\( -name '*.[oas]' -o -name '*.ko' -o -name '.*.cmd' \
-o -name '.*.d' -o -name '.*.tmp' -o -name '*.mod.c' \
-o -name '*.symtypes' -o -name 'modules.order' \
-o -name 'Module.markers' \) \
-type f -print | xargs rm -f

mrproper: clean archmrproper $(mrproper-dirs)
$(call cmd,rmdirs)
$(call cmd,rmfiles)

distclean: mrproper
@find $(srctree) $(RCS_FIND_IGNORE) \
\( -name '*.orig' -o -name '*.rej' -o -name '*~' \
-o -name '*.bak' -o -name '#*#' -o -name '.*.orig' \
-o -name '.*.rej' -o -size 0 \
-o -name '*%' -o -name '.*.cmd' -o -name 'core' \) \
-type f -print | xargs rm -f
也就是说, 执行make mrproper, 会先执行make clean, 执行make distclean之前, 会先执行make mrproper。

其实, 对于一个刚刚从kernel.org上下载的内核源码包, 可以不用执行make clean/make mrproper/make distclean, 因为源码包的状态本身就是clean的。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遇到的U-Boot编译时关于tools/dumpimage的报错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线索。引用[1]提到需要手动编译和安装U-Boot工具,包括获取源代码的链接。引用[2]和[3]则涉及编译过程中的步骤,比如设置环境变量、配置编译工具链等。用户的问题可能出现在编译工具链的设置不正确,或者依赖项没有安装。根据引用[3],用户可能需要正确设置ARCH和CROSS_COMPILE变量,否则可能导致编译工具找不到正确的架构,从而在编译dumpimage时出错。另外,如果源码没有正确获取或存在损坏,也可能导致此类问题。接下来,我需要考虑可能的解决方案。首先检查编译工具链是否正确配置,确保交叉编译器路径正确。然后,确认是否安装了必要的开发工具,比如make、gcc等。另外,可能需要清理之前的编译结果,重新配置和编译。还有,检查U-Boot的源码是否完整,特别是dumpimage.c是否存在,根据引用[1]中的链接,用户应该从官方仓库获取源码。此外,用户可能没有执行必要的配置步骤,比如运行make defconfig或者选择正确的板级配置,导致工具生成失败。引用[3]中提到配置uboot的步骤,可能需要执行类似make xxx_defconfig的命令。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编译错误、工具链配置、依赖项安装等方面,帮助用户进一步排查问题。</think>### U-Boot编译报错tools/dumpimage解决方案 #### 1. 检查工具链配置 - **确认交叉编译器路径正确** 在U-Boot根目录的`Makefile`或配置文件中,需明确设置`CROSS_COMPILE`变量指向有效的交叉编译器路径。例如: ```makefile 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path/to/arm-linux-gnueabihf- ``` 若路径错误会导致`dumpimage`生成失败[^3]。 - **验证工具链可用性** 执行`arm-linux-gnueabihf-gcc -v`检查编译器是否正常工作。若报错需重新安装或配置环境变量(如`PATH`)。 #### 2. 修复源码完整性 - **重新获取U-Boot源码** 若本地仓库损坏,建议重新克隆: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u-boot/u-boot.git cd u-boot git checkout v2016.03 # 替换为实际版本 ``` 确保`tools/dumpimage.c`文件存在[^1][^2]。 #### 3. 安装编译依赖 - **安装基础开发工具** Ubuntu/Debian系统需安装: ```bash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bison flex libssl-dev ``` 缺失依赖会导致工具编译中断。 #### 4. 清理并重新编译 - **清除旧编译结果** ```bash make distclean make mrproper ``` - **重新配置与编译** ```bash make xxx_defconfig # 替换为具体板级配置,如mx6ull_14x14_evk_defconfig make tools -j$(nproc) ``` 若成功会生成`tools/dumpimage`可执行文件。 #### 5. 手动编译工具(备用方案) 若主编译流程失败,可单独编译工具: ```bash cd tools gcc dumpimage.c lib/crc32.c -I ../include -o dumpimage ``` 需确保包含头文件路径正确[^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