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策略概述
巴菲特及其长期以来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广为人知,这里不再赘述。胡熠(2018)探讨将其投资策略量化后应用于国内市场的效果。
2、策略规则
1、在时间范围内(20080101~20210418),每年5月1日,采用年报数据对全市场选股,之后持有1年。
2、每次选股采用 B-Score 在横截面将股票分成5组,每组每日计算其市值加权收益率。
3、B-Score 由刻画安全、便宜、高质量三个方面的度量指标(因子)构成,三个指标各自归一化后加总,结果再次归一化,最终得到 B-Score。
4、刻画安全的 safety 指标(因子),由二级指标(因子)市场 beta(个股过去36个月的月超额收益率对市场超额收益率的斜率)、异质波动率 ivol(每个月的日超额收益率对FF3因子回归后的残差), 各自横截面归一化后加总,并再次归一化得到。
5、刻画便宜的 cheapness 指标(因子),由二级指标 bm(账面市值比)、adv(广告费用)、rs(研发费用)两层归一化后得到。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财报的具体内容,后两者分别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代替。
6、刻画高质量的 quality 指标(因子),由 gpoa(资产毛利率)、acc(应计利润)、noa(净经营资产)两层归一化后得到。
7、st类、上市时长不够1年、金融行业(按中信行业分类)、调仓日停牌的股票都不纳入。
8、因为数据源的原因,中证流通指数(000902.SH)数据不全,暂用沪深300指数代替。
3、策略绩效
4、小结
1、b-score 有效,但是单调性有待提高。
2、每年调仓一次,频率有点低,后续可以考虑提高成季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