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最优结构与发展:“点轴系统”与“T 形结构”的战略意义
在区域和国家发展的探讨中,人们常常聚焦于资本、市场、资源等要素,却容易忽视社会经济对象的空间维度。实际上,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点轴系统”和“T 形结构”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区域最优发展的路径。
1. 发展与空间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必然表现为社会经济对象的出现,当多个社会经济对象出现时,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空间组织。判断一个空间组织是否有利于区域发展以及能否实现最优发展,有几个关键标准:
- 区域发展中人流、物流和能量流是否最经济。
- 生产和流通中间过程的支出是否最小化。
- 城乡居民区之间的联系是否一体化。
- 区域是否从不平衡发展向更平衡发展转变。从长期经济增长率来看,区域的最优发展是稳定增长。
区位理论家和区域生产综合体学者早已论证,在均质且未开发的区域,任何经济对象都必须与其他对象相互连接才能存在和运行。由于人们对社会互动和基础设施共享(如道路、机械设备、通信、能源和供水、城市设施、市场等)的需求,社会经济对象必然会集中在一个区域或点上,即集聚产生效益,关联产生效益。这一基本原理在早期原始社会村庄的形成和现代大城市的出现中都是相同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个“点”或“区域”必然会积累社会经济对象,从而产生连接两个或多个“点”或“区域”的线性基础设施。“点”、“区域”以及连接它们的线性基础设施构成了最基本的空间模式,也形成了最简单的空间结构。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点”逐渐发展成为城市,而城市居民区则形成了等级体系。
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指的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