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系统的去中心化引导:机制、性能与优化策略
1. 相关测量研究概述
在分析分布式引导性能时,有必要回顾相关研究。当前对 KAD 系统的研究表明,同时连接的节点数量在 300 万到 430 万之间,并且对这些节点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不过,这些研究未聚焦于引导问题,其节点生命周期是基于 KAD 为每个节点分配的 P2P 特定节点标识符来测量的,并非地址的生命周期,因此无法得出本地主机缓存性能的结论。
对 Gnutella、KAD 和 BitTorrent(Tracker 模式)中节点生命周期的测量也有相关研究,虽未考虑 BitTorrent 的 DHT 扩展,但部分结果与本文研究相符。BitTorrent 客户端 Azureus 使用了与主线 BitTorrent 客户端 DHT 扩展不同的替代方案,有研究认为节点生命周期为几个小时,但缺乏详细测量。还有对 Overnet(基于 Kademlia 的 P2P 网络)中节点生命周期的研究,基于 IP 地址和端口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50%的节点生命周期为 4300 秒,而本文测量的 BitTorrent 节点为 4500 秒。此外,本文基于 IP 地址和端口详细研究连接生命周期,以评估本地主机缓存性能,并探讨随机选择端口和防火墙限制等实际问题对去中心化引导性能的影响。
2. 去中心化引导至 BitTorrent DHT
为分析分布式引导机制的性能,采用 BitTorrent 的 DHT 扩展,因其文档更完善,便于后续实验。BitTorrent DHT 的引导原本基于具有知名 DNS 名称的集中式引导服务器,如 router.bittorrent.com。这里假设用两种分布式引导机制替代集中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