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类?
类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构造块之一,用于定义对象的结构和行为。
- 定义对象的模板:类是对象的模板,定义了对象的结构和行为。它包含对象的属性(字段)和方法,以及可能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 封装性:类提供封装机制,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隐藏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接口,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 继承性:C#中的类支持继承,一个类可以派生出一个或多个子类,继承基类的属性和行为。通过继承,子类可以扩展或修改父类的功能
- 多态性:通过继承和接口实现多态性,允许使用基类或接口引用来引用具体的子类对象,根据实际对象类型调用相应的方法
2.类的定义与使用:
(1)在C#中,类使用class
关键字定义,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
//定义一个学生类
}
(2)创建类的实例需要使用new
关键字,例如: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3.类的成员和方法:
类可以包含各种成员,如字段、属性和方法。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return name; }
set { name = value; }
}
public int Age
{
get { return age; }
set { age = value; }
}
}
4.类的访问修饰符和继承机制:
类的访问修饰符包括public
、internal
、protected
、private
等,用于指定类的可见性。例如:
public class MyClass { } // 公共类,可以被任何代码访问
internal class MyClass { } // 内部类,只能在当前程序集中访问
protected class MyClass { } // 受保护的类,只能在同一程序集的子类中访问
private class MyClass { } // 私有类
5.什么是对象?
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OOP)的基本单位。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它包含了数据(属性)和行为(方法)。对象是类的具体表示,每个对象都是类的实例。C#中的对象具有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等特性。
封装性
封装是指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即对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隐藏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操作接口给外部使用。通过访问修饰符(如public、private、protected)来控制对对象成员的访问,从而保护数据不被随意修改。
继承性
继承允许我们基于一个已有的类创建新的类,新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或者重写父类的方法。继承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使得开发更加高效。
多态性
多态性是指不同的对象可以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在C#中,多态性主要通过虚函数和抽象类来实现。虚函数允许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而抽象类则定义了一组方法的框架,要求子类提供具体的实现。多态性使得我们可以用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对象,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6.类与对象的区别:
类是一种用户定义的引用类型,它定义了数据类型的数据和行为。对象是类的实例,包含类中定义的数据。
类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而对象是这种类型的实例。类是静态的,只要有类定义,类就存在。而对象是动态的,必须先创建一个对象的实例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