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滤波器:原理、类型与应用
1. 自适应滤波器基础
自适应滤波器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其工作原理与输入信号和误差信号密切相关。如果输入存在二次谐波($K_0 = 2$),需要在相关方程中添加两个方程,对应$\hat{H}(e^{2j\omega_0}) = H(e^{2j\omega_0})$,此时滤波器能够识别最多包含四个系数的系统。
自适应滤波器主要依据误差信号$d(n) - \hat{y}(n)$进行调整。若真实回声路径$H(z)$与估计回声路径$\hat{H}(z)$之间的失配无法通过误差信号观测到,滤波器就无法收敛到$H(z)$。这种可观测性取决于$H(z)$和输入信号,输入信号需激发足够多的频率,才能正确估计$H(z)$。因此,在系统识别中,白噪声是一种理想的输入信号,因为它包含所有频率。
2. 复变量与多通道滤波
在通信和雷达等重要应用中,自适应滤波器常使用复变量作为输入信号。下面将扩展相关结果,考虑复信号的情况。
2.1 一般解决方案
对于复信号,自适应滤波器可等效为一个具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滤波器。若所有输入变量为复数,误差$e(n) = d(n) - \hat{y}(n)$也为复数,即$e(n) = e_r(n) + je_i(n)$,其中$e_r(n)$和$e_i(n)$分别是$e(n)$的实部和虚部。此时需要最小化$E{|e(n)|^2} = E{e_r^2(n)} + E{e_i^2(n)}$,即复信号$e(n)$的总功率。二次成本函数变为:
$J(w) = E{|e(n)|^2} = E{e(n)e^ (n)} = E{e_r^2(n)} + E{e_i^2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