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统的选择与应用:晶体学研究的基础
1. 坐标系统的定义
在晶体学研究中,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坐标系统至关重要。坐标系统的定义不仅影响到原子位置的描述,还决定了后续结构分析和模拟的准确性。以下是坐标系统定义的几个关键步骤:
- 定义基向量 :首先需要设定一组基向量 (\mathbf{a}), (\mathbf{b}), (\mathbf{c}),这些基向量构成了晶胞的基本框架。通常,基向量是根据晶体的对称性和实验数据来确定的。
- 原子坐标参照 :每个原子的位置都通过其在基向量上的分量来表示,即 (x), (y), (z) 分别对应于 (\mathbf{a}), (\mathbf{b}), (\mathbf{c}) 方向上的坐标。
示例:创建笛卡尔空间并放置单个锆原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要创建一个笛卡尔空间并在原点放置一个锆原子。以下是必要的 DISCUS 命令:
read
free 1.0,1.0,1.0,90.0,90.0,90.0
insert zr,0,0,0,0.1
save atom.stru
这段代码首先进入 DISCUS 的结构读取子菜单,定义了一个边长为 1 Å 的立方体晶胞,角度为 90°。然后插入一个位于原点的锆原子,并将结构保存到文件 atom.stru
中。
2. 基向量和坐标表示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