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蓝桥杯基础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DS1302原理图

DS1302 引脚
X1 X2 晶振管脚
GND 地
CE 复位脚
I/O 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SCLK 串行时钟
Vcc1,Vcc2 电源供电管
二、DS1302时序图
CE 输入驱动高启动所有的数据传输。
CE 输入有两个功能。
1)CE 打开控制逻辑,允许访问的移位寄存器的地址 /命令序列。
2)CE 提供了一个终止单字节或多字节数据传输方法。
一个时钟周期是由一个下降沿之后的上升沿序列。对于数据传输而言,数据必须在有效的时钟的上升沿输入,在时钟的下降沿输出。如果 CE 为低,所有的 I / O 引脚变为高阻抗状态,数据传输终止。
对于数据输入: 开始的 8 个 SCLK 周期,输入写命令字节,数据字节在后 8 个 SCLK 周期的 上升沿输入。数据输入位 0 开始。
对于数据输出: 开始的 8 个 SCLK 周期,输入一个读命令字节,数据字节在后 8 个 SCLK 周 期的下降沿输出。
三、寄存器RAM
DS1302的操作就是对其内部寄存器的操作,DS1302内部共有12个寄存器。
其中有:7 个寄存器与日历、时钟相关,存放的数据位为 BCD 码形式。 此外,DS1302 还有年份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充电寄存器、时钟突发寄存器 及与 RAM 相关的寄存器等。 时钟突发寄存器可一次性顺序读写除充电寄存器以外的寄存器。
特别注意设置和读取都是BCD码。

秒寄存器BIT7 定义为时间暂停位(CH),当 BIT7 为 1 时,时钟振荡器停止工作, DS1302 进入低功耗模式,电源消耗小于 100 微安,当 BIT7 为 0 时,时钟振荡 器启动,DS1302 正常工作。
小时寄存器的 BIT7 定义为 12 或 24 小时工作模式选择位,当 BIT7 为高时, 为 12 小时工作模式,此时 BIT5 为 AM/PM 位,低电平标示 AM,高电平标示 PM,在 24 小时模式下,BIT5 为第二个 10 小时位标示(20~23 时)。
写保护寄存器的 BIT7:WP 是写保护位,工作时,出 WP 外的其他位都置为 0,对时钟/日历寄存器或 RAM 进行写操作之前,WP 必须为 0,当 WP 为高电 平的时候,不能对任何时钟/日历寄存器或 RAM 进行写操作。(换句话就是防止数据被干扰,你要写入数据,必须给它关了)。
那我们写入和读取的逻辑就出来了
1先关写保护
2写入数据
3打开写保护
4读取
四、蓝桥杯底层代码如下
#include "ds1302.h"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sbit SCK = P1^7;
sbit SDA = P2^3;
sbit RST = P1^3;
//写字节
void Write_Ds1302(unsigned char temp)
{
unsigned char i;
for (i=0;i<8;i++)
{
SCK = 0;
SDA = temp&0x01;
temp>>=1;
SCK=1;
}
}
//向DS1302寄存器写入数据
void Write_Ds1302_Byte( unsigned char address,unsigned char dat )
{
RST=0; _nop_();
SCK=0; _nop_();
RST=1; _nop_();
Write_Ds1302(address);
Write_Ds1302(dat);
RST=0;
}
//从DS1302寄存器读出数据
unsigned char Read_Ds1302_Byte ( unsigned char address )
{
unsigned char i,temp=0x00;
RST=0; _nop_();
SCK=0; _nop_();
RST=1; _nop_();
Write_Ds1302(address);
for (i=0;i<8;i++)
{
SCK=0;
temp>>=1;
if(SDA)
temp|=0x80;
SCK=1;
}
RST=0; _nop_();
SCK=0; _nop_();
SCK=1; _nop_();
SDA=0; _nop_();
SDA=1; _nop_();
return (temp);
}
void Set_Rtc(unsigned char* ucRtc)//设置时间
{
unsigned char i;
Write_Ds1302_Byte(0x8e,0);//关闭写保护
for(i=0;i<3;i++)
Write_Ds1302_Byte(0x84-i*2,ucRtc[i]);//写入时分秒,这里是个简单的规律
Write_Ds1302_Byte(0x8e,0x80);//打开写保护
}
void Read_Rtc(unsigned char* ucRtc)//读取时间
{
unsigned char i;
for(i=0;i<3;i++)
ucRtc[i]=Read_Ds1302_Byte(0x85-i*2);//读取时分秒
}
void Set_Data(unsigned char* Data)//设置日期
{
Write_Ds1302_Byte(0x8e,0);//关闭写保护
Write_Ds1302_Byte(0x8c,Data[0]);//写入年
Write_Ds1302_Byte(0x88,Data[1]);//写入月
Write_Ds1302_Byte(0x86,Data[2]);//写入日
Write_Ds1302_Byte(0x8e,0x80);//打开写保护
}
void Read_Data(unsigned char* Data)
{
Data[0]=Read_Ds1302_Byte(0x8D);//读取年
Data[1]=Read_Ds1302_Byte(0x89);//读取月
Data[2]=Read_Ds1302_Byte(0x87);//读取日
}
本文介绍了蓝桥杯竞赛中常用的DS1302实时时钟的工作原理,包括DS1302的引脚、时序图、寄存器RAM的详细讲解,并重点解析了其内部12个寄存器的功能,特别是时间暂停位和12/24小时模式选择位。此外,还讨论了写保护寄存器的重要性和数据写入读取的步骤。最后,给出了蓝桥杯比赛中的底层代码实现。

10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