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总结(二)—— Pre-architecture

Pre-architecture是架构设计初期阶段,旨在理解需求、建立需求大局观和确定设计方向。它能有效处理矛盾需求、降低架构失败风险,并允许在需求不完全明确时开始设计。架构师应关注业务、用户和开发级需求,利用ADMEMS矩阵进行需求结构化和约束分析,确定关键质量和功能,以指导架构设计。

什么是Pre-architecture

Pre-architecture就是架构设计的最前期阶段,其工作目标包括:理解需求、建立需求大局观、确定架构设计方向等。

实际意义

需求理解的大局观
有效处理互相矛盾的需求目标;
识别重大需求、特色需求、高风险需求;
相对短的时间内设计架构;
等等

降低架构失败风险
架构师在需求的理解、权衡、取舍和补充这些方面能力严重不足。

尽早开始架构设计
Pre-architecture阶段的好处:能够在需求没有“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开始架构设计。
为了尽早开始架构设计,需要做好:让架构师参与需求分析工作;不能被动地等待完善的《软件需求规则说明书》出现的那一刻。
只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就可以开始架构设计工作:
1.有了明确的业务需求:必须保证甲、乙双方就建设系统的目标达成共识,《愿景文档》经过正式评审,并且明确了投资、工期标准、整合等约束条件;
2.了解全面的用户需求:系统能帮助用户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已经非常明确。如果采用用例技术,表现为“用例图”比较完善,没明显遗漏;
3.有了典型的行为需求;如果采用用例技术,表现为核心功能的《用例约束》已经定义;

明确架构设计的“驱动力”
除了需要关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外,必须关注其他很多因素,最终理性地确定真正的架构设计“驱动力”。

实践要领

不同需求影响架构的不同原理,才是架构设计思维的基础
“需求决定架构”是对的,但不同需求影响架构的不同原理,才是架构设计思维的基础。
不同需求是如何以不同原理影响架构设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ello小崔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