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早上9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最近,互联网企业盛行的996加班工作制火了。一边是谈论996与奋斗、事业关系的企业大佬马云、刘强东,一边是反对强制加班的程序员以及其他工作者们。一时间,996被推上风口浪尖。
01
康德说,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过是工具或手段;只有人,方才是唯一的目的,每个人都应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要仅仅当作工具”。
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工作只是实现自己人生目的的手段。
在部分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口中,996成为了“奋斗”和“拼搏”的象征,为了工作心甘情愿废寝忘食、抛弃生活成了他们所推崇的工作状态。但是,请不要站在道德高地谈论,996。无论践行它,还是拒绝它,都是个人选择,每个劳动者都可以选择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准点下班,有权掌握在8小时以外的生活自由。这与价值判断无关,更不能成为企业默认的工作制,何况强制推行996本身就涉嫌违反劳动法。
人不是工具。
之前马云自己都说,不想八十岁了还在开董事会,甚至早早就做出了交班计划。
可见,他也知道,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奋斗不是目的,奋斗之后的收获才是目的。
让阿里巴巴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不该是目的,只应该是一个结果,甚至是工具。如果若干年后,阿里巴巴成为了一家伟大的公司,那一定是因为它让这个世界的人们生活更好了,而不是因为它占据了多少市场,市值是多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不应该用一套煽动性的话语进行道德绑架。 996是一个自我驱动,但不应该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公司文化。比如,如果员工不愿意996,就被说成价值观有问题,不努力。这种绑架行为并不好,抹杀了多元存在的价值观,这让企业的包容性显得狭隘。
哲学家罗素在《闲暇论》里说,没有相当的闲暇,人们将与许多最美好的事物无缘。“已没有任何理由要大多数人再忍受这种被剥夺闲暇的痛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不该成为一种奢侈;追求好好工作的同时好好生活,也不是一种羞耻。
既然如此,那996又有什么可推崇的呢?
人作为唯一的目的,工作只能是让人生活更好的工具和手段,而不应该本末倒置。
0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马云说,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成为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政治家?
绝大部分的芸芸众生,只是西装笔挺地坐在办公室写PPT,实际与那些在工厂拧螺丝钉的人没多少本质区别。每天要拧8个小时的螺丝钉(写PPT),已经非常疲惫和劳累了,下班后刷刷视频、看看书,或者陪陪孩子和家人,休闲娱乐一下又何尝不可。哪怕上班再累,但是有下班后的这些慰藉,我们仍觉得人生有意义。
世上的钱真的那么容易赚吗?原本拧螺丝钉的,就算再怎么加班还不过是在拧螺丝钉,只不过加班为老板拧更多的螺丝钉,仅此而已。
03
在马云微博发布的《再谈996:理性讨论比结论更重要,周末愉快!》中说道:“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的确,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没有付出超常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无数的事实都证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可以这样自己要求自己。但是,打着冠冕堂皇的“兄弟”“奋斗”的旗号来要求全体员工都要如此,则显然并不妥当,也不合法,本质上都是耍流氓。
马云说:“今天的社会不缺正确的话,我们缺的是实话、真话、让人思考的话。”
但是马云可以抛开社会上“正确的话”来大谈“实话、真话”,但不能抛开法治社会乱说话。
996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因为上班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长。之所以996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存在,是因为在签订合同时,大部分企业经过修订工资结构或与员工签署自愿加班的协议则能够一定程度上免除企业的法律风险。
在工资结构中没有明确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让加班却没有工资是引发这次争议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人力成本又非常高,因此996工作制的存在有企业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三个人的996就能节省一个人的人力成本,如果是人数众多的大公司,这个数字将是巨大的。自愿加班的背后,省下来一大笔高额的成本费。
一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这是正确的话,是历史验证后留下的结果,是人与社会签订的契约,是人人都该遵守的法律。
理性讨论996,请别离开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