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月无休,华为36岁工程师在肯尼亚过劳猝死!

640?wx_fmt=gif 640?wx_fmt=jpeg

数据猿导读

华为又死人了!还记得Spenser的这篇“10万+爆文”《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吗?有多人是被领导、老板、同事、朋友以及所谓的“新型成功努力学”所洗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试问自己,钱挣得不少,幸福感却很少,折腾一遭,到底是图啥呢?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想要挣钱,想要拼事业,宁愿透支健康也要挤破头拼命工作的人。也从来不缺内心充满激情与热血,在理想与荣耀面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但对于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的平凡人来说,拿命换钱,实在不值得。我们只是公司里的一颗螺丝。生锈了,重新打磨润滑,再被拧上去,接着用。坏了,就拆掉,立刻被替换上新的,但机器的运转绝不会停。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是缺了你不行的。今天你猝死了,你离职了,你甩手不干了,公司一切还会照常继续。对于公司来说,你随时可以抛弃,但对于家庭来说,你却是无可代替。

640?wx_fmt=jpeg

来源:星言说丨作者:星言

数据猿官网 | www.datayuan.cn

640?wx_fmt=jpeg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640?wx_fmt=png

这两天看到一个帖子,挺难受的。


36岁的华为工程师,在肯尼亚过劳死。


事发时,他在开车,突然觉得头痛想要休息,把车停下来后,整个人就失去了意识,然后开始呕吐。


送到最近的医院,拼命抢救仍于事无补。


优秀的工程师撒手人寰,留下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的妻子。


640?wx_fmt=jpeg

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22个月都没有休假回家。


即便是节假日,也要为了保障业务全天留在客户处值守。


直到离世,还剩余33天的年假,但他再也没有机会用了。


出事前10天,他领到了海外十年奖牌。


出事前一周,曾发微信给妻子说,可能挺不了了。


出事前2天,仍在在通宵工作。


妻子的文字如泣如诉,看着这些无比揪心:


华为永远不缺少这样的热血男儿,舍小家为大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今在非洲的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家喻户晓,是中国制造的骄傲与自豪。


可是,我的小家,从此破碎了。


八岁和三岁半的孩子,永远地失去了保护他们的爸爸。


我再也等不到那个和我白头偕老的爱人,年迈的婆婆白发人送黑发人。


人生至痛,情何以堪?


华为的slogan里写:


伟大背后,皆是苦难。


这苦难里,有民族的苦难,也有集体的苦难。


可个人的苦难,又有谁能来为其买单?



1


这些年,我们好像经常看到类似的新闻。


大疆无人机25岁程序员,哈工大刚刚毕业的硕士,所有同学眼里的精英,猝死家中。


26岁的医生加班猝死,他的朋友圈里写着:黑+白+黑,下班啦,活着真好。


无比心酸,无比讽刺。


44岁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因突发心肌梗塞离世。


36岁御泥坊原董事长吴立君,因长期辛劳,突发脑部静脉血栓去世。


猝死,早就不是小概率事件。


甚至成了很多高薪白领的标配,成了无数年轻人心头的刺。


网上有个段子说,那些比你优秀还比你拼命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有人答,比我先死了。


听起来好笑,细想扎心。


大公司,高薪职员,企业高管,通常名校毕业,年薪十万百万甚至千万,可是然后呢?


没有倒下之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的人,忍忍就过去了。


没有倒下之前,每个人都觉得还能坚持就坚持一下,一想到账户里的存款,就又多熬了几个大夜。


可是倒下以后,一切将毫无意义。


我一个学通信的同学,TOP5高材生,TOP3硕士,最后却留在老家,拿着几千块的工资。


很多人说,你这也太大材小用了!


去深圳发展,年薪百万不成问题,干嘛非要留在小城市。


他说,因为我想多活几年。


有人觉得他没出息,我却觉得他够真实。

640?wx_fmt=jpeg

2

何止通信行业?


搞设计的,搞营销的,做销售的,做新媒体,搞咨询的,做审计的,医护人员,还有创业的小老板等等等。


熬夜通宵,哪个不是家常便饭?


哪个不是压力大到,早早上床依然睡不着?


哪个不是一边拿着保温杯,一边对着电脑?


多少公司,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多少人有苦难言,即便累到秃顶,还是要保住饭碗,继续拼。


领导说,没人逼你啊,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想干!


这是真话。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那些,想要挣钱,想要拼事业,宁愿透支健康也要挤破头,进大公司拼命的人。


这个世界也从来不缺那些,内心充满激情与热血,在理想与荣耀面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但对于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的平凡人来说,拿命换钱,实在不值得。


公司是一个庞大的机器,越是大公司好公司,越是如此。


而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颗螺丝。


生锈了,重新打磨润滑,再被拧上去,接着用。


坏了,就被拆掉,立刻被替换上新的,但机器的运转绝不会停。


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是缺了你不行的。


今天你猝死了,你离职了,你甩手不干了,公司一切还会照常继续。


对于公司来说,你随时可以抛弃,但对于家庭来说,你却是无可代替。


3

去年有一个刷屏视频叫: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程序员凌晨四点关灯,早餐店凌晨四点开灯。


白领24小时开机。

640?wx_fmt=gif

医生根本无暇看手机。

640?wx_fmt=gif

辛苦时你喜欢说没事儿,面对家人又因为工作必须说“有事儿先挂了”。

640?wx_fmt=gif

有人因为太忙滴水不沾,有人因为客户必须一饮而尽。


有人无法安睡,因为要让别人酣睡。


习惯了在工作的地方生活,也习惯了在生活的地方工作。


你总说忙完就去旅行,却把电脑塞进了行李。


这是一个奖励拼搏的时代,我们不舍昼夜不辞辛苦。


我们用40年,走完了别人几百年走完的路。


他们说,庸碌没有未来,拼搏就不白费。致敬每一个你,成就奋斗的自己和奋斗的中国!


感人吗?感人。


鸡血吗?鸡血。


但讲真,仔细品品,却感到心理不适。


我们这个时代,精英累到猝死,蓝领累到猝死,普通人依然累到猝死。


与其赞扬中国人到底有多拼,不如问问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不要命。


我们高喊,中国人好棒好牛好优秀,就好像中国人根本不需要睡觉,中国人根本没有一家老小。


拼搏与奋斗是伟大的精神,但用透支身体去拼搏,倡导那些用命换钱的故事,是否有些畸形?


最近我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默认,加班是最正常的事。


不加班的人,反而显得不正常,甚至有人背后嘲笑你,是不是太懒太不努力了。


纪录片《过劳死—你不知道的日本社会的另一面》中说:


在日本,社会的普遍价值观认为,加班是有能力的表现。


如果一家的丈夫每天早早的就回了家,会被周围人所诟病,被认为是没能力,不受公司的重用。


但在公司呢?


你没日没夜加班,也许只会换来领导的一句:怎么这么没效率!这么不会安排时间呢!


你说气不气!

640?wx_fmt=jpeg

过劳死这个词,最早源于日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极度繁荣,却有无数青壮年,因为长时间加班,过度疲劳导致死亡。


而现在,据2016年央视报道显示,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


成功超越了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整体的成就万众瞩目,个体的牺牲于事无补。

640?wx_fmt=jpeg

4

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似乎人人如此。


惜命又焦虑,生活往往身不由己。


道理都懂,但实际行动却矛盾重重。


前一阵子写稿子,手头特别多活,都是又难又急的那种。


经常是早上醒来看手机,一堆留言,上午给选题下午出稿,晚上改选题半夜发表的那种。


还经常是盘点总结类的大稿子,搜集资料就得几小时。


碍于面子,还是接了下来。


电脑前奋笔疾书一天,脑子不停转,交稿关机,想好好歇一下,发现呼吸困难。


心脏突突,头也迷糊,明显劳心用脑过度,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一刻我想,说啥也不能这么写了,谁都想挣钱,但身体不允许,实在拼不起。


新年放假三天,各种新媒体群里的人都没休息。


一个个都在加班熬夜,赶稿子追热点,一边自嘲一边苦熬,仿佛节假日从来不存在。


像我这种灵活自主的工作,连轴转两天就感觉累的快要猝死。


更别提那些,在岗位上顶着领导的压力,憋气委屈,还得没日没夜干活的人。


可是,生活不该本末倒置。


我统计了一下,2018我挣的钱主要用来干嘛,结果触目惊心。


月薪过万有什么用?去趟医院就没了。


舍不得买新衣服新手机,舍不得奢侈,却在买保养品上无比大方。


各种保健按摩,几千几千的花都不心疼。


放弃健康挣到的钱,最后为了健康都花没了。


试问自己,钱挣得不少,幸福感却很少,折腾一遭,到底是图啥呢?

640?wx_fmt=jpeg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辆奔跑在时代高速上的列车。


超载负荷,全员加速。


然而也许今天你还能在高速上飞驰,明天自检依然能通过,没有人质疑你的运行能力和加速度。


只有在突然报废的那一刻,我们才会明白自己已经顶着危险,行走了多久。


人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不断打拼,这是美好又正能量的事儿。


但凡事最忌过犹不及,活着是对得起世界,更要对得起自己。


如果有机会,去问问那些百岁老人,去问问那些癌症病人,你会明白到底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总是喊着,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


却没有想过,若有天真的倒下,你的爱人,孩子,父母要如何面对失去。


新的一年,希望你拼一点,也希望你淡然一点。


希望你多挣一点,但更希望你多爱自己一点。


2019,其实没有什么宏图大愿。


因为始终明白,这世界比挣钱更重要的,是活着。


作者:星言

理性双鱼女,海归传媒人。揭穿人生真相,书写暖心生活。出版书籍 《愿你历经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微博:星言说  微信公众号:星言说 (id:xingyanspeak)


数据猿读者亲启:


名企&大佬专访精选

向下滑动启阅

以下文字均可点击阅读原文


跨国外企:

谷歌大中华及韩国区数据洞察与解决方案总经理郭志明IBM中国区开发中心总经理吉燕勇微软中国CTO官韦青前微软中国CTO黎江VMware中国区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


中国名企:

联想集团副总裁田日辉首汽租车COO 魏东

阿里巴巴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

搜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刚易观CTO郭炜

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兼CTO白硕携程商旅亚太区CMO 邱斐艾瑞集团CTO郝欣诚泰康集团大数据部总经理周雄志上海链家研究院院长陈泽帅蓝色光标首席数据科学家王炼


知名学者: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刘德寰中科院基因研究所方向东

 

创业明星: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余凯天工科仪董事长王世金ZRobot CEO乔杨天眼查创始人兼CEO柳超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胡时伟天云大数据CEO雷涛Kyligence联合创始人兼CEO韩卿数之联创始人兼CEO周涛明略数据董事长吴明辉91征信创始人兼CEO 薛本川智铀科技创始人、CEO及首席科学家夏粉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余晨海云数据创始人兼CEO冯一村星环科技COO佘晖碳云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李英睿

 

知名投资人:

前IDG创始合伙人、火山石资本创始人章苏阳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六禾创投总裁王烨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青域基金执行总裁牟颖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


——数据猿专访部


(可上下滑动启阅)






640?wx_fmt=png 640?wx_fmt=gif


▲向上滑动


采访/报道/投稿

640?wx_fmt=jpeg

yaphet.zhang@datayuan.cn


商务合作

640?wx_fmt=jpeg

18600591561(微信)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ˉ►


640?wx_fmt=jpe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