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快云 编者按】在多数人的职业生涯中,“降薪跳槽”似乎是个错误的决定,而本文的主人公 Dawn Choo 却在经历一次 40% 的降薪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工作。
原文链接: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40-percent-pay-cut-amazon-dream-job-meta-2025-7
责编 | 张红月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为了留在美国,Dawn Choo 毕业后接受了美国银行的一个量化分析师岗位。虽然这并不是她真正想做的工作,但却是她在众多面试失败后,唯一能拿到的 offer。
大学期间,Dawn 曾在 Facebook 实习,并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进入 Instagram 担任数据科学家。但毕业后,她未能如愿拿到 offer。
她在银行的主要职责是构建金融模型,用于预测借贷企业是否会违约,这份看似技术含量十足的工作,实则缺乏深入的数据处理。因此,她在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开始悄悄投递技术相关岗位工作,2 年后,选择了离开。
降薪 40%,进入亚马逊,她陷入了自我怀疑
2017 年,Dawn 收到了亚马逊的一份业务分析师 offer。这本该是一个向梦想靠近的转折点,但它的代价却出乎她的预期:职位跨度大,薪资直接减少了近 40%。
当时她仍居住在纽约,并且与人合租着一间公寓,这样的降薪无疑给生活带来了实打实的压力。
更糟糕的是,新岗位并没有她预想中的成长性。她从银行的模型搭建与文档撰写的工作转变成了流程处理和服务响应。许多时候,她会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降薪?为什么要转行?这真的是对的决定吗?”
尽管困惑与焦虑如影随形,但她始终提醒自己:这是她自己做出的决定,也是一种能够选择的特权。
亚马逊的工作虽然琐碎重复,但也为 Dawn 带来了灵感。
她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把这些流程自动化?
于是,她在会议中向高管提了这个想法。令她意外的是,高管非常认可这个构想,并鼓励她大胆推进。
后来,该项目逐渐发展为正式的技术方案,她也因此被升职为业务智能工程师。原本的“点子”项目,最终扩展为一个五人团队,专注于业务智能的自动化建设。
屡败屡试,最终圆梦
在亚马逊工作了 2 年,Dawn 终于拿到了 Instagram 数据科学家岗位。
在此之前,她曾向 Meta 前前后后申请了 7 次,面试了 4、5 次,她几乎都想放弃最后一轮面试了,因为她真的受不了再一次被拒绝的打击。
后来,她带着自己在亚马逊的工作成果、项目经验和更成熟的沟通能力,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 Instagram 数据科学家工作。
她在 Instagram 工作了三年零三个月,和团队一起度过了疫情,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就,也建立了深厚的同事情谊。
回望过去,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始终害怕后悔,胜于害怕失败。”
她知道,每一份回报都需要耐心等待,有的人一年,有的人三年,甚至五年、八年。她也曾看到,比她小 8 岁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进入了 Meta,从而产生短暂的落差。
Dawn 始终明白,每个人的节奏不同,人生不是竞技场。
在完成了从金融到科技的华丽转身之后,Dawn 再次清零。
这一次,她不再是降薪,而是 100% 放弃了稳定收入,她离开了 Meta,创办了自己的面试培训项目,她说,希望这一次的结果,依然值得等待。
对于我们程序人生的读者来说,你们是否也曾因为转行或追梦,做出过降薪的决定?
你有是否怀疑过自己的职业选择,欢迎大家互动聊聊!
推荐阅读:
87岁仍在写作,程序员圣经再添新作,比尔·盖茨直言:读完立马给我递简历!
全球50+亿下载、狂揽200+亿美元的《糖果传奇》被曝荒诞一幕:超200人被自己造的AI逼到失业!
🚀 你的 AI 搭子已上线!ABCoder 重构后端开发效率
7月23日(周三)19:30,揭秘如何用 ABCoder+CloudWeGo 打造「高稳定、低心智」的后端服务!
🔥 直播亮点:
直面大模型幻觉难题——ABCoder 的「抗幻觉」黑科技解析
真实工程实战:从 Trae 到 MCP,AI 如何秒懂 10 万行级代码?
对比传统 IDE 工具,ABCoder 为何能「预判你的编码需求」?
👉 扫码入群预约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