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ggle竞赛宝典 | Qwen魔改为DeepSeek,再复现R1

本文来源公众号“kaggle竞赛宝典”,仅用于学术分享,侵权删,干货满满。

原文链接:Qwen魔改为DeepSeek,再复现R1

前言

Deepseek使用更低的成本追赶OpenAI的效果

关注Deepseek也有一年多了,当时Mixtral-8x7B模型刚出来,我写了一篇分析其MoE架构的文章。Deepseek不久后推出了他们第一版Deepseek MoE模型,他们的工作人员看到文章加了我的微信;

在做PiSSA[1]的时候,我就将Deepseek MoE视为主流模型进行了实验对比;

在Deepseek V2出来后,MLA架构巧妙地设计吸引了我。启发我做出CLOVER[2]这篇文章。MLA中存在一个absorb操作,能将Key Weight吸收到Query Weight中,Value Weight吸收到Output Weight中,缺点是合并后参数量会变大。CLOVER先合并再分解,不改变模型结构就能得到正交的注意力头,对剪枝和微调都有很大的好处;

随着Deepseek V3/R1彻底爆火,我也来添一把火:

https://huggingface.co/papers/2502.07864
https://github.com/fxmeng/TransMLA
  • • 本文理论证明了,在同等KV Cache开销下,MLA的表达能力始终大于GQA的能力,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优势。

  • • 本文提出一种TransMLA的方法,能将目前主流模型如LLaMA-3,Qwen-2.5等模型中的GQA统统等价变换为能力更强的MLA。

  • • 本文将会使用改造后的模型复现R1的能力。此外还会探索MoE,MTP结构,混合精度量化训练,训练推理加速等技术,希望能推动基于GQA模型向MLA模型的过渡,帮助初学者了解Deepseek使用的技术,以及给大模型厂商提供一个低成本迁移模型架构的方案。

TransMLA方法

本节首先提出以下定理:

定理1:当KV Cache大小相同时,MLA的表达能力大于GQA。

证明:通过接下来的1)2)3)节,我们论证了任何GQA都可以等价转换为具有相同KV Cache大小的MLA形式。在第4)节中,存在MLA无法通过GQA表示的情况。从而完成定理1的证明。

Group Query Attention (GQA)

1)GQA形式,复制Key-Value

2)MHA形式,将复制操作移到参数侧

3)MLA形式,低秩分解参数矩阵

4)存在MLA无法被GQA表示的情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证明了定理1。通过将GQA转化为等效的MLA表示,我们可以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接下来的章节将展示实验结果,以验证这一结论。

实验效果

我们以Qwen2.5为例,展示如何将一个基于GQA的模型转换为MLA模型,并对比转换前后的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训练效果。

训练loss以及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转换的MLA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更低的Loss值,表明其对训练数据的拟合能力更强。在7B和14B模型的设置下,TransMLA模型在数学和代码任务上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原始的基于GQA的模型。这表明,TransMLA不仅提升了模型的表达能力,还在特定任务上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改进。

这种性能提升不仅仅归功于增大了Key-Value中的可训练参数,正交化分解方式的使用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点,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没有采用正交化分解方式,而是通过Identity Map初始化升维模块来实现TransMLA。

训练后得到的模型在GSM8K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82.11%,比基于GQA的模型(81.96%)高出仅0.15%。这一结果表明,仅仅增加可训练的参数并不能解释TransMLA性能的显著提升,正交化分解方式在提升模型效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更多的实验正在进行中,希望深入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一步验证正交化分解对模型性能的贡献。

后记

本文证明了GQA模型都能转化为MLA形式,给了大模型厂商一个放弃GQA,拥抱MLA的理由,以及快速过渡的方法。

然而收到原始模型结构的限制,TransMLA的结构并不是最优的,如没有对Query进行压缩,没有使用Decoupled RoPE,以及Key和Value使用了独立的latent Vectors。

若要从头训练模型,仍然建议在Deepseek V3的结构上进行创新。TransMLA能够提升目前R1蒸馏Qwen,蒸馏LLaMA项目的效果。

未来我们将会进行这一工作,并开源训练代码和模型。

引用链接

[1] PiSSA: https://arxiv.org/abs/2404.02948
[2] CLOVER: https://arxiv.org/abs/2411.17426

THE END !

文章结束,感谢阅读。您的点赞,收藏,评论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大家有推荐的公众号可以评论区留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 关于DeepSeek R1模型的相关Kaggle资源或教程 DeepSeek R1 是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技术实现,其设计目标在于提供高效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在探索与 DeepSeek R1 模型相关的 Kaggle 资源或教程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 1. **Kaggle 数据集** 虽然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 DeepSeek R1 的官方数据集发布,但在 Kaggle 上有许多适用于训练和测试 LLMs 的通用 NLP 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类似的模型架构来解决实际问题[^1]。 例如: - 文本分类任务的数据集:`Sentiment Analysis on Movie Reviews` - 序列到序列学习的任务:`Machine Translation Dataset` 可以通过访问 [Kaggle Datasets](https://www.kaggle.com/datasets) 页面并搜索关键词 `NLP`, `text classification`, 或者其他相关主题找到适合的资源。 #### 2. **Kaggle 教程** 对于希望深入了解 DeepSeek R1 及其应用场景的学习者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获取教程支持: - **基础理论**: 学习关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基础知识以及它如何被应用于构建现代 LLMs, 如 GPT 和 BERT 系列模型。 - **实践案例研究**: 查找那些已经成功部署过类似技术栈的实际项目实例。比如,在金融欺诈检测领域中利用异常行为模式识别的方法论[^2]: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 假设我们有一个交易记录表 transactions_df = pd.read_csv('transactions.csv') def detect_fraud(transaction): time_analysis = transaction['time'] < '08:00' # 清晨发生的交易 geo_distance = abs(transaction['merchant_location'] - transaction['cardholder_location']) >= 34 # 地理位置差异超过34英里 amount_check = transaction['amount'] > transaction['average_transaction_amount']*2 # 高额交易 return any([time_analysis, geo_distance, amount_check]) fraud_results = transactions_df.apply(detect_fraud, axis=1) ``` 尽管上述代码片段并非直接涉及 DeepSeek R1,但它展示了如何通过编程手段结合多种特征来进行复杂决策过程的一个例子。 #### 3. **社区讨论区** 除了正式发布的文档外,积极参与在线论坛也是获得最新动态的好方法之一。像[Kaggle Discussions](https://www.kaggle.com/discussions)这样的平台允许用户分享经验、提问解答以及其他形式的知识交流活动。 ---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