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合规:漏洞管理与日志监控全面解析
1. 漏洞管理案例分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PCI(Payment Card Industry,支付卡行业)合规对于处理支付信息的企业至关重要。下面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深入了解PCI漏洞管理的实际操作。
1.1 Paula的PCI漏洞管理项目
Paula负责为Sarah的业务进行PCI漏洞管理。起初,由于扫描是临时进行的,且未覆盖正确的系统范围,Paula对Sarah的安全状况了解有限。于是,她重新确定了扫描范围,具体步骤如下:
1. 涵盖所有可扫描的面向互联网的系统。
2. 纳入处理支付或与处理支付的系统相连的内部系统。
3. 包含虽不与支付处理相连,但对业务至关重要的系统。
确定内部系统范围颇具挑战,例如,补丁管理系统因向交易处理服务器推送安全补丁,被列为相关系统。整个PCI漏洞管理过程采用分阶段方法,耗时数月。此外,尽管公司此前未实施入侵检测,但QSA(Qualified Security Assessor,合格安全评估员)强烈建议考虑相关方案。Paula选择用统一威胁管理(UTM)设备升级防火墙,结合了防火墙和网络入侵防御系统(IPS)的功能,并部署了外部顾问建议的初始入侵预防规则集。最终,该项目成功实现了PCI要求11,采用扫描服务和UTM设备替代了原有的防火墙。
1.2 Anna的电商网站PCI合规项目
Anna的音频订阅服务网站开始接受支付后,意识到需要符合PCI合规要求。她评估了当前的安全监控措施,包括在非军事区(DMZ)服务器上使用主机IPS,以及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内部和外部漏洞扫描。但她发现还需满足渗透测试和文件完整性检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