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Chain开发流程

开发 LLM 应用的整体流程

一、何为大模型开发

我们将开发以大语言模型为功能核心、通过大语言模型的强大理解能力和生成能力、结合特殊的数据或业务逻辑来提供独特功能的应用称为大模型开发。开发大模型相关应用,其技术核心点虽然在大语言模型上,但一般通过调用 API 或开源模型来实现核心的理解与生成,通过 Prompt Enginnering 来实现大语言模型的控制,因此,虽然大模型是深度学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大模型开发却更多是一个工程问题

在大模型开发中,我们一般不会去大幅度改动模型,而是将大模型作为一个调用工具,通过 Prompt Engineering、数据工程、业务逻辑分解等手段来充分发挥大模型能力,适配应用任务,而不会将精力聚焦在优化模型本身上。因此,作为大模型开发的初学者,我们并不需要深研大模型内部原理,而更需要掌握使用大模型的实践技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模型开发要素

同时,以调用、发挥大模型为核心的大模型开发与传统的 AI 开发在整体思路上有着较大的不同。大语言模型的两个核心能力:指令遵循文本生成提供了复杂业务逻辑的简单平替方案。

  • 传统的 AI 开发:首先需要将非常复杂的业务逻辑依次拆解,对于每一个子业务构造训练数据与验证数据,对于每一个子业务训练优化模型,最后形成完整的模型链路来解决整个业务逻辑。
  • 大模型开发:用 Prompt Engineering 来替代子模型的训练调优,通过 Prompt 链路组合来实现业务逻辑,用一个通用大模型 + 若干业务 Prompt 来解决任务,从而将传统的模型训练调优转变成了更简单、轻松、低成本的 Prompt 设计调优。

同时,在评估思路上,大模型开发与传统 AI 开发也有质的差异。

  • 传统 AI 开发:需要首先构造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通过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在测试集上调优模型、在验证集上最终验证模型效果来实现性能的评估。
  • 大模型开发:流程更为灵活和敏捷。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构造小批量验证集,设计合理 Prompt 来满足验证集效果。然后,将不断从业务逻辑中收集当下 Prompt 的 Bad Case,并将 Bad Case 加入到验证集中,针对性优化 Prompt,最后实现较好的泛化效果。

### 关于 LangChain开发教程、示例和项目 LangChain 是一种用于构建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应用程序的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工具来简化复杂任务的实现过程。以下是有关 LangChain 开发的内容总结: #### 1. **LangChain 中文文档** LangChain 的中文文档由社区维护,旨在为国内开发者提供更多便利的学习资源[^1]。该文档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功能的各种主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指南以及核心模块说明。 访问地址如下: ```plaintext 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la/langchainzh ``` #### 2. **智能文档问答系统的构建** 通过 LangChain 构建智能文档问答系统是一项常见的应用场景。这种系统可以解析并理解指定文档内容,进而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2]。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使用 `Document Loaders` 加载不同类型的文件(PDF、TXT 等)。 - 应用文本分割器 (`Text Splitter`) 将长篇幅内容划分为更易于管理的小片段。 - 利用嵌入模型 (Embedding Model) 和向量存储库(如 Chroma 或 Pinecone),创建语义索引以便快速检索相似内容。 下面展示了一个简单的 Python 实现案例: ```python from langchain.document_loaders import TextLoader from langchain.text_splitter import 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 from langchain.embeddings.openai import OpenAIEmbeddings from langchain.vectorstores import Chroma from langchain.chains.question_answering import load_qa_chain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 步骤一:加载数据源 loader = TextLoader('./data/sample.txt') documents = loader.load() # 步骤二:切割文本 text_splitter = 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chunk_size=1000, chunk_overlap=0) texts = text_splitter.split_documents(documents) # 步骤三:生成嵌入并向量化 embeddings = OpenAIEmbeddings() docsearch = Chroma.from_texts([t.page_content for t in texts], embeddings).as_retriever() # 步骤四:加载 QA 链接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qa_chain = load_qa_chain(llm, chain_type="stuff") query = "请解释一下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docs = docsearch.search(query) response = qa_chain.run(input_documents=docs, question=query) print(response) ``` 上述脚本演示了如何利用 LangChain 完成基本的 Q&A 功能。 #### 3. **RAG 方法论下的文档处理技术**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简称 RAG)是一种结合信息检索与生成式方法的技术路线[^3]。为了支持这一模式,LangChain 提供了一些实用组件,比如多种格式的支持(HTML、Markdown)、自定义化预处理器等。 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以下环节: - 转换原始 HTML 页面至纯文本形式; - 对超大规模文章实施分段策略以优化性能表现。 这些特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业务需求场景。 #### 4. **全面的大规模模型应用指导材料** 除了官方提供的详尽手册外,还有许多第三方整理出来的优质学习素材可供参考[^4]。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结构; - 推荐书单深入探讨理论背景; - 录制好的教学录像直观呈现实践技巧;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有助于初学者迅速上手同时也能满足资深工程师进一步探索的需求。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叔比较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