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 单目相机位姿估计(一):初识PnP问题

本文介绍了PnP问题,即在已知3D点及其2D投影时求解相机位姿的问题。通过解析当特征点数量分别为1、2、3及更多时的解的情况,阐述了PnP方法的重要性和解法,如DLT、P3P、BA等。后续文章将基于OpenCV的solvePnP利用二维码进行相机位姿计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DE:visual studio 2013
使用库:Eigen opencv2.4.9
文档版本:1.1


简介

  PnP问题是求解3D-2D点对运动的方法。他描述了当知道n个三维空间点坐标及其二维投影位置时,如何估计相机的位姿。我们可以想象,在一幅图像中,最少只要知道三个点的空间坐标即3D坐标,就可以用于估计相机的运动以及相机的姿态。

  而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我们可以通过深度图来确定,亦可在程序初始化时,通过设定世界坐标系的方法解得,具体请看后篇几篇博文。

  因此,PnP方法不需要使用对极约束,又可以在很少的匹配点中获得较好的运动估计。是一种重要的姿态估计方法。

  而PnP常见的解法有 直接线性变换、P3P、BA等,在后续几篇博文中,将以基于opencv的solvepnp(P4P)同时借助简单的二维码QRcode来实现相机位姿的估计。


理解

以下讨论中设相机位于点Oc,P1、P2、P3……为特征点。

当N=1时
  当只有一个特征点P1,我们假设它就在图像的正中央,那么显然向量OcP1就是相机坐标系中的Z轴,此事相机永远是面对P1,于是相机可能的位置就是在以P1为球心的球面上,再一个就是球的半径也无法确定,于是有无数个解。


当N=2时
  现在多了一个约束条件,显然OcP1P2形成一个三角形,由于P1、P2两点位置确定,三角形的变P1P2确定,再加上向量OcP1,OcP2从Oc点射线特征点的方向角也能确定,于是能够计算出OcP1的长度=r1,OcP2的长度=r2。于是这种情况下得到两个球:以P1为球心,半径为r1的球A;以P2为球心,半径为r2的球B。显然,相机位于球A,球B的相交处,依旧是无数个解。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