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
文章平均质量分 71
cloudward
参与过国内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的规划、设计、实现、实施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管理、产品应用、项目实施经验。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商务、SAAS有过独立创业和发展,亲身经历了国内主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变迁和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营销、分布式资源管控经验,拥有良好的IT行业资源和人脉。看好中国电子商务和在线软件服务。
----------
愿与创业者、创新者结交朋友。
展开
-
[原创] 帮助项目成功——日构建
帮助项目成功——日构建关键字: 日构建、持续集成、项目管理摘要: 日构建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实践,即通过持续集成、快速反馈来保证软件工作产品渐进的、可预期的朝着目标推进。以日构建为基础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项目成功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什么是日构建(Daily Build)所谓日构建,通俗来讲就是每天把所有的工作产品集成起来,并尽可能让其处于可测试状态。日构原创 2004-10-23 17:12:00 · 2082 阅读 · 2 评论 -
[转载]SAP ERP 与 Oracle ERP 比较
1:软件产品的成熟度§ SAP:经过近30年与全球大企业用户的合作,SAP系统积累了大量先进企业的业务管理流 程。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根据在系统中挑选适当的业务流程,在软件中进行配置。而对软件的二次开发工作量极少,这就保证了用户能够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上,真正起到上一套系统,管理提高一个层次的作用。§ Oracle: 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流程模板和软件功能的支持,在实施中Oracle软原创 2005-02-09 21:44:00 · 2517 阅读 · 1 评论 -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一) ——让人的资源多起来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一) ——让人的资源多起来第1部分 开篇语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并为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而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虽然也属于传统项目管理的范畴,但是由于软件工业本身的特点,很多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拿到软件开发的项目实践中却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的这种差异究竟在原创 2005-02-02 00:07:00 · 2265 阅读 · 1 评论 -
缺陷的状态转化图---为你设计更好的缺陷管理软件
下图是从 TestTrace Pro 软件中摘录的一附经典“缺陷状态转换图”,可能能够为软件企业的缺陷管理提供参考。原创 2005-02-02 00:12:00 · 3764 阅读 · 1 评论 -
从Borland的收购看软件开发的前景
今天在优快云看到一则新闻:Borland收购美国最大CMM/CMMI咨询顾问公司TeraQuest ,看来Borland要继续在开发方法论和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方面有所突破。 从2002年IBM收购了在建模和过程改进方面全球领先的Rational公司开始,软件开发工具提供商似乎都看到了这么一个方向,那就是单纯对开发工具功能的增强已经在软件生产力提高和质量保证上达到一个原创 2005-01-30 00:31:00 · 1360 阅读 · 0 评论 -
研发冲突管理(1)----不是唯市场说了算
朱光辉(汉华咨询):市场那边说有这个功能就卖得出去,没有这个功能就卖出去,我觉得是夸大了一些。其实这个过程也需要有一个决策,这让我想起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案例。 几年前,有一次市场部提出一个需求,说客户要求在交换机里增加ISDN的功能。而研发部拒绝开发这个功能,研发部认为这个功能在中国,很多年之内都不会推广,没有开发的必要。 研发部不愿意做这个功能,而市场那边又一定要做这个功能,这样就原创 2005-01-26 23:47:00 · 1529 阅读 · 0 评论 -
[转载]软件新族群
计算机世界 记者:徐萍 北京的南城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档写字楼,位于南三环边上的金城中心算是最像样的了。 2004年4月的某天,几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从这个大厦10楼的一家公司走了出来。他 们彼此用英文相互交流着,显得很兴奋。他们是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华登国际的人 ,其中有三个是副总裁。这已经是他们今年第四次造访这家名叫思维加速的公司了。 华登国际对中国在软件企业的投资是非常谨慎的。对思维加速的兴趣原创 2004-12-29 18:46:00 · 283 阅读 · 0 评论 -
今天学到的一个成语-曲突徙薪
今天看了几篇关于QA的文章。个人觉得,QA的工作其实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质量保证,一部分是内部质量控制。好的软件质量必定是由内及外,内外兼修。中国的软件企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弱化了QA人员的技术要求。从资源本身角度来看,虽然也难以厚非,毕竟软件人才有限,项目周期紧张,当然要把最具生产力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生产环节中去。但是,我想补充一点自己的体会。企业在组织软件质量保证的时候,除了关注测试,不原创 2004-12-25 23:28:00 · 3167 阅读 · 2 评论 -
从代码抽查到大型软件的可维护性
有人跟我说,既然有测试部门进行软件质量测试,有性能保证团队负责产品性能的测试和改进,那么我们的代码抽查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告诉他:代码抽查的意义并不在让你帮助去找bug,而是从一个公正的立场,以一个抽样的观念,来评价目前实际产品的代码质量,从而给管理层提供决策建议,以防微杜渐,保持产品的持续可维护性。 软件存在一个生命周期维护的问题,越是大型的产品,越要加强产品开发原创 2004-12-23 23:50:00 · 1375 阅读 · 0 评论 -
[原创] 日构建的设计——For大型软件开发
注:本文发表于 UML软件工程组织 www.uml.org.cn 刊物《UML软件工程组织技术期刊》http://www.uml.org.cn/magazine/magazine.asp (由于涉及版权,请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去查阅)原创 2004-11-07 12:22:00 · 1523 阅读 · 0 评论 -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四) ——让每个人学会更好的沟通
让每个人学会更好的沟通软件项目活动的主体是人,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始终都贯穿着频繁的沟通。但是一个让人感慨的普遍的现象就是人与人的沟通成本往往会远远超出你的预期,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1.1. 认识沟通成本沟通是必须的,但是沟通存在“巨大”成本。Robert Cecil Martin在他的《敏捷软件开发》一书中曾经清晰的描述了沟通为什么总是那么费劲。作者在书中原创 2004-11-02 23:54:00 · 2441 阅读 · 0 评论 -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三) ——尽可能并行工作
作者:李文华注:本文为原创,任何使用必须经得本人同意.尽可能并行工作1.1. 各种角色可以协同工作 敏捷的特征就是要是使工作更加高效。很少有公司仔细考虑过项目成员在工作流程上的优化可以为项目提高多大的工作效率。但是,只要我们想一想,项目中的每个成员其实都是一颗能够独立计算并完成任务的CPU,那么我们是否会像IBM的网格计算专家一样去不断优化这些CPU的工作流程以达到一个新的原创 2004-11-02 23:21:00 · 1913 阅读 · 0 评论 -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二) ——做最细致的项目跟踪
作者: cloudward注: 本文属于原创, 任何使用必须经过本人同意方可.做最细致的项目跟踪项目计划告诉了我们要如何去完成项目,但是项目计划的执行并非总能够沿着预定的轨道前进。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健全的反馈机制,计划的执行定然会偏离预定的轨道,而唯一能够确避免的措施就——追求项目计划执行中最细致的项目跟踪,在计划的执行稍有偏离的时候就纠正其方向,这在控制理论中,就是基于反馈的控制。原创 2004-11-02 23:06:00 · 2920 阅读 · 0 评论 -
[原创] 软件质量控制过程(图)
作者:cloudward注:本文为原创,任何使用必须经得本人同意方可。通过该图可以发现软件开发前期也存在许多质量控制手段,有效提高这些措施可以显著缩短bug的修复周期。<!--google_ad_client = "pub-4219279482676588";google_ad_width = 728;google_ad_height = 90;google_ad_form原创 2004-11-02 22:43:00 · 3235 阅读 · 0 评论 -
从宜家厕所前说开去
如果说有这么一个地方,去逛就是去学习,去消费也是去学习,你去不去?如果你去,我告诉你,这个地方就是宜家家居大卖场。对宜家一直有好感,在上海这个地方,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卖场恐怕只此一家,这让我对这家来自欧洲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充满了敬仰。时隔一年多了,周末再次被老婆拉去宜家逛了一下午。常去常新。这次收获最大的是宜家的厕所。论厕所的豪华程度,宜家肯定还赶不上某些三星级的酒店。但原创 2009-04-01 23:02:00 · 210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