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积累⑧——从星巴克送外卖看新零售的线下战争

本文深入分析星巴克开启外卖服务的战略背景,探讨外卖模式对其品牌形象、用户体验及产能的影响,并对比竞品如喜茶、瑞幸咖啡的市场策略。同时,文章详细介绍了外卖精细化运营的算法模型,包括压力系数、骑手历史表现及商家历史表现等因素,以及极端天气下的外卖调整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工作总结系列目录:
工作总结③——数据分析师到底该如何分析?
工作积累⑥——从留存下降看小红书的精细化运营
工作积累⑦——从新零售和漏斗模型解读亚马逊增长策略
工作积累⑨——从丁香医生增长看地推的重要性
工作积累10——推荐一本看过最好的数据分析的书

2018年8月2日,星巴克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共同宣布达成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从9月开始,依托阿里旗下饿了么成熟的配送体系,星巴克将在位于北京和上海重点商圈的约 150 家门店试运行外送业务,随后将逐步延伸至全国,计划于年底前覆盖 30 个主要城市的 2000 家以上门店。

一、为什么星巴克一直不开启外卖模式?

① 门店可以提升用户精神体验,外卖模式将会使这一体验遭到破坏
② 对咖啡品质要求高,同时对配送员的标准也很高

二、为什么此时要开启外卖模式?(SWOT来分析)

S
仍是国内咖啡市场的老大,有深入人心的口碑
W
① 增长出现低迷,2018年第3季度中国市场业绩下滑利害
② 体验下滑,门店过于拥挤,难以落座
③ 严重依赖官方APP,限制了使用场景
O
① 移动支付业务占比13%,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② 中国有更适合的支付渠道和习惯
T
竞品过于强势,喜茶、瑞幸咖啡等移动订餐和外送服务,吸引大批流量且不浪费到店客流

三、开启外卖对星巴克意味着什么?

产能挑战,咖啡现做,产能有限——开设专门的外卖门店,降低开店成本,对外卖和食堂分流
数据流失,自建物流体系耗费过大,与饿了么合作可以直接运用其强大的外送物流体系,但是就会牺牲掉用户的数据

四、外卖精细化运营的算法是怎么实现的?

这部分是从一篇介绍美团外卖的算法文章总结的,外卖算法模型是基于压力系数、骑手历史表现以及商家历史表现三部分动态实时计算。
压力系数: 客观的天气,温度,路障,特定节假日,早午晚高峰等;业务的种类及现有运单数、骑手现有的单数,已经送出去的单数等
骑手历史表现:可以根据骑手等级或评语或历史配送路线等熟悉程度来衡量
商家历史表现:商家出餐速度等
我觉得外卖模型肯定不止这么简单,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更详细的了

五、极端天气外卖如何调整才能让用户体验好一点?

总的来说就是减少下单量
动态调整价格,比如运费,进行价格歧视,让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减少下单
缩小配送范围,有超级配送圈,正常配送圈和紧急配送圈
增加预计配送时间,让用户下单前能看到,有心理预期
下线促销活动,满减活动,特价菜等,让下单意愿不那么强烈的用户不下单

六、个人总结

外卖不管是对品质,还是对品牌都会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因此星巴克迟迟不做外卖,其实就是想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说实话我就不太愿意点外卖,质量堪忧之外,口感也有所下降。

但是市场一直在变化,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外卖,对品质的要求不再那么高,而且年轻人追求的是个性化,小众的品牌可能更能代表他们的心声。因此这个时候星巴克开始送外卖,时机也是不错的,用户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且已经有很强大的外卖技术和服务,大大减少了后顾之忧。

对于外卖算法模型,我虽然没有做过,但是从体验上来看,美团的外卖体系明显要优于饿了么,一来是配送速度,二来是下单到送达的过程的实时监控,让人非常放心。

题目叫新零售,是因为星巴克有自己的线下店,又可以线上点餐,线上线下结合,线下店会慢慢发展成专门的体验店,而销售会主要来自于线上, 这就是典型的新零售。

系统框架整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