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需求分析
奋斗的小壁虎
从事软件行业多年,微软技术.Net平台开发者、实践者。
展开
-
需求分析中减少客户摩擦的若干法则
<br />对商业用户来说,他们后面是成百上千个供应商,前面是成千上万个消费顾客。怎样利用软件管理错综复杂的供应商和消费顾客,如何做好精细到一个小小调料包的进、销、调、存的商品流通工作,这些都是商业企业需要信息管理系统的理由。软件开发的意义也就在于此。而弄清商业用户如此复杂需求的真面目,正是软件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 <br /> 经理:“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商业管理软件系统,包括商品的进、销、调、存管理,是总部-门店的连锁经营模式。通过通信手段门店自动订货,供应商自动结算,卖场通过扫条码实现销售,管理人员转载 2010-07-21 10:45:00 · 586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项目需求分析的差异
<br />产品的软件规格书通常是无法和客户来验证的,一般是和市场部门或典型客户代表来验证。<br />两者在侧重点上是有区别的,产品需求应该强调竞争对手、市场群体、通用业务模型抽取等方面加强<br /> <br /> <br />产品软件的需求分析一般依赖于对行业法规、标准、制度等已公开的文件、资料的研究,在辅以对市场调研、分析。其研究、论证的过程复杂、严谨,所以需求工作的过程一般周期较长。<br />项目软件主要依赖于需求分析人员个人的能力和实践。受开发周期的影响,需求工程一般周期较短。<br /> <转载 2010-07-22 09:34:00 · 702 阅读 · 0 评论 -
需求分析:12条最佳实践
笔者在咨询实践中总结了针对软件需求工程的12条最佳实践,罗列如下。所谓最佳并非严密的逻辑证明,而是经过大量的实践与观察依据经验确定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争议在所难免,仅供参考,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足矣。1 成立甲乙双方参与的需求控制组项目的成功不单是乙方的成功,而是甲乙双方的成功,甲乙双方紧密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合作才能成功,需要避免一方独大,一方具有绝对控制权的现象,所以成立甲乙转载 2011-06-20 17:56:00 · 1199 阅读 · 0 评论 -
HW : 开发人员如何了解用户和需求
很多前辈和书上都说开发人员,尤其是架构师和技术经理需要有商业感觉,我一直试图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是常常不知所措,一说到感觉,就意味着要么是与生俱来的,要么就是在商业世界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而对于我们这些整天泡在技术细节里的人谈何容易。其实对我们来说,商业感觉这个词太大了,过于转载 2011-08-24 10:30:16 · 56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