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设计模式的,本人也写了一个,博此一笑,勿喷。
设计模式是经验积累下,总结出来的很实用和好用的模式。其中单例模式,是最常用的设计模型之一,它适用于在全局保持一个实例的情况。比如在数据库连接中,由于远程的数据库每次连接都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故而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单例的类来进行数据库的连接管理,全局只保存一个数据库的实例,也保证只在数据库没有连接的情况下进行连接,其他情况直接进行使用即可。
C++的单例模式设计如下:
头文件:
class CSingleton
{
public:
staticCSingleton* getInstance();(2)
~CSingleton();
private:
CSingleton();(1)
private:
staticCSingleton* m_instance;(3)
};
注意事项:1、构造函数保证为私有,防止在外部随意实例化,保证只能实例化一个。
2、一个静态的共有方法,目的的获取共有的单例实例。
3、静态的实例对象。
实现文件:
CSingleton* CSingleton::m_instance = NULL;
CSingleton::CSingleton()
{
//数据库连接方法
}
CSingleton::~CSingleton(void)
{
deletem_instance;
m_instance= NULL;
}
CSingleton* CSingleton::getInstance()
{
if(NULL == m_instance)
{
m_instance= new CSingleton;
}
returnm_instance;
}
注意事项:
1、 必须初始化私有的静态实例为NULL。
2、 在静态的共有获取实例方法中,判断唯一实例是否为空,为空的进行实例化,否则返回已有实例。
至此,一个单例实例已经完成。但仍需注意一个问题,唯一实例对象的释放,在析构函数中可以进行释放,但析构函数的调用是在静态实例被删除的时候,也就是在程序退出的时候。若要在程序中的某个时刻进行释放,则需要用户手动进行。或则,也可以研究一种自动进行内存管理的机制,有待进步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