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素数列(判断是否为素数)的3种简单方法

我们学习算法时,会遇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的题目,对于初学者而言,会利用素数是没有因子的数这一性质来判断,这样就会用比它小的数字除以他判断是否含有因子,但是同样是这个性质,还有其他两种方法: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线性筛

一,暴力法

暴力法的核心思路是直接检查一个数是否能被除了 1 和它自身之外的其他数整除,所以对一个数n来说,我们只需要用比它小的数来检查是否为n的因子,就能知道n是否为素数了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Unoptimized(int n) {
    if (n <= 1) {
        return false; // 1及以下不是素数
    }
    // 从2开始,检查到n-1的所有数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n % i == 0) { // 判断i是否为n的因子
            return false;// 若存在能整除的数,不是素数
        }
    }
    // 所有数都不能整除,是素数
    return true;
}

这个方法有一个弊端,如果n特别大,程序将运行的非常慢,所以我们尝试优化一下,注意到若 n 存在非 1 和自身的因数,一定有一个因数小于等于 √n,所以我们可以将范围限制到√n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Optimized(int n) {
    if (n <= 1) {
        return false;
    }    
    if (n == 2) {
        return true;
    }
    if (n % 2 == 0) {
        return false;
    }
    // 试除范围缩小到√n(仅检查奇数)
    // 用i*i <= n代替Math.sqrt(n),避免浮点运算误差
    for (int i = 3; i * i <= n; i += 2) { 
        // 若i能整除n,说明n有除1和自身外的因数,不是素数
        if (n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二,埃拉托斯特尼筛法

埃拉托斯特尼筛法(Sieve of Eratosthenes)的核心思路是批量标记合数,和暴力法 “逐个判断素数” 的逻辑不同。它利用 “质数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的特性,从最小质数(2)开始,依次标记其所有倍数为合数;接着找下一个未被标记的数(该数必为质数),重复标记倍数的操作,最终未被标记的数就是 1 到 n 之间的所有质数。

基础版本代码

基础版本直接遵循 “标记质数倍数” 的核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