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个只做项目的公司。
一次中标的成功就意味即将失去一座城市
在市场格局图上标定的业绩是做过多少城市,潜在的市场就是没有做过的城市。就像是经历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大自然受到了重创,要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期。大豆这种作物,在传统的种植条件下是不能重茬的,必须轮种,要是在去年种过大豆的地里种上玉米必然有个好收成。
艰苦公关拿下的项目,在一期交付后,即将离你而去。二期投标,一点功夫也不会省。在漫长的项目实施中,造成双方诸多的不痛快,也导致了合作没有了未来。要客户重新审视你的能力,认定你的地位,有种可能是领导换届了。
于是,项目拿的越多,市场也跟着衰减越快。
产品是你手中的利器
有过合作,有过交情,却成不了你占有市场的砝码,想想的确令人困惑。
做项目的成本很低,利润一样很低。产品采购自甲方指定厂商,软件也多采买或是外包。每个项目都是新的,不可复制的,谈不上样板工程。最终就不能依靠项目形成自己的产品线,项目也就没有实质的延续性可言。而把自己置于“过路财神”的位置上。
产品具备延续性和可复制性。在项目中采用自主研发的产品,除了良好的利润回报外,就是产品知名度和产品性能会不断的得到提升。一个公司要靠产品来打造品牌。
创新才是硬道理
产品可以是多个项目共性的产物,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的积累和总结。项目经验能够更好促进产品的研发。产品是成套的解决方案,是标准化的手段,能够把客户引导到理性的视角上来,能够看到业务的提升。
项目往往走在客户的后面,客户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开发人员总面对着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而在双方合同终止的时候,一切都在忍无可忍中结束了。产品具有前瞻性。产品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处理过程,比较容易获取客户需求的新动向,有可能在客户提出问题前完成产品的升级。在对待客户所提出问题上,需要各方进行权衡,以期利于产品的发展。产品是最经典的解决方案,同时又通过各种手段给予客户更好的体验,允许客户对单元模块进行定制。
(本文系原创,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