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笔记之九 游戏地图制作(一)平面地图贴图

本文介绍了游戏开发中地图拼接的概念,通过利用小地图组合成大型地图以节省系统资源。详细讲解了平面地图贴图方法,包括如何使用一维数组定义地图布局,以及转换公式来确定图块位置。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实现地图拼接,并展示了其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数组参数创建不同尺寸和内容的地图。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地图是游戏元素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产生游戏地图,除了可以直接使用已经绘制好的位图外,对于一些画面不太复杂,并且具有重复性质的地图或场景,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利用地图拼接,将一小块一小块的小地图组合成较大的地图。

地图拼接的有点在于节省系统资源,因为一张大型的地图会占用比较多的内存空间,且加载速度较慢,如果游戏中使用了为数较多的大型地图,那么势必会降低程序运行时的性能,而且需要相当可观的内存空间。

接下来的几节笔记,我们将介绍有关地图拼接的概念,并学习利用不起眼的小地图堆砌出美妙无比的游戏地图的方法。



平面地图贴图


这种贴图方法相当直观,即利用一张张四方形的小地图块组成同样是四方形的大地图。下图就是一张由3种不同地图块组合而成的平面地图



我们可以看出,这张地图是由6*4张小地图块组成的,列方向是6张图块,行方向是4张图块。这张图里面共出现了3种不同的图块,这是因为程序会事先以数组来定义哪个位置要出现哪一种图块,使得拼接出来的地图能够符合要求,现假设图中3种不同的图块的编号分别为0,1,和2,那么可以用以下的这个一维数组来定义出上图中的地图


  1. Int mapblock[24]={1,1,1,2,3,2           //第一列   
  2. 1,1,2,2,2,3           //第二列   
  3. 2,2,2,2,2,2           //第三列   
  4. 2,2,2,2,2,1};          //第四列  



将这个一维数组以行列的方式排列,可以看出每个数组元素对应图中哪个图块。要注意的是,我们使用的是一维数组,因此每个数组的每个元素的索引值是0,1,2,3……24。但是,由于程序里无论计算图块贴图的位置还是计算整张地图的长宽尺寸,都是以行列来换算的,所以需要将数组的索引值转换成相应的列编号和行编号。转换公式如下:

列编号=索引值/每列的图块个数(行数);

行编号=索引值%每列的图块个数(行数);


我们还需注意的是,列编号与行编号的起始值是从0开始算起,而一旦算出了列编号与行编号之后,便可以按照图块的宽与高来求出图块贴图的位置,下面是计算图块左上点贴图坐标的公式。

左上点X坐标=行编号*图块的宽度;

左上点Y坐标=列编号*图块的高度;



原理部分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