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上周三的时候,我的一位前女同事(工作 7 年左右)找我咨询职业规划,我们聊了大约 40 分钟,她说自己年纪大了总要转管理的,目前她是一名后端程序员。大家都知道,一般向我咨询职业规划我是要收费的,不过这是前女同事,那就直接免费了,哈哈!

切换到今天要聊的话题,我觉得年纪大了就要做管理,这个认知是大错特错呀!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1、中/大公司都分技术岗和管理岗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大一些的公司内部,都有技术岗位(P,有公司叫T)和技术管理岗位(M),这是程序人在公司成长的人才通道。
那为什么有P和M岗位之分呢?
主要是因为 P7 以上,技术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并不会花在写代码上,他们更多时间花在开始/业务/管理/各种扯皮之上,但是这不并不代表他们把技术都丢弃了,一般来说他们需要保持技术敏感性,否则很容易管不住下属。
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是假如团队里都是 P 的话,可能下属和直属上级就差一个职级(假设老大 P7,下属 P6),这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场面,老大晋升了下属才可以晋升,否则这老大和下属就同一个级别(P7)了,这就乱了套了,有了 M 岗,这种尴尬就不存在了。
你学废了么?
2、从事技术管理岗的必要条件
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和我这位前同事一样的认知,但是我告诉你,这是不对的。
如果你的专业技术不错且你也非常喜欢这个行业,可以一直技术岗走下去,达到 P9 都没有问题。至于程序员/测试职级从 P5 到 P9 的能力要求,我截图一下,完整 pdf 可以在我的公众号输入框回复 “9” 获取。

但是,如果你想未来从事技术管理岗位,我认为必须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懂业务
什么叫懂业务?业务其实包括事和人,在事的层面,要能从 10 层(顶层)楼的视角俯瞰全局,也要有回到 1 层落地细节的能力。
对人,要知道责权利,具体一点,就是每个人的责权利:责任、权利、利益必须对等。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否则如果打破了,业务也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比如,责任太大,就消极怠工。
比如,权利太大,就以权谋私。
比如,利益太大,就斗争冲突。
总结一下,懂自己熟悉行业的业务,然后通过人做事,通过人来判断人。
b、懂人性
为什么技术管理者要懂人性?
因为技术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人来完成事并拿到结果,而事实上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上班就是为了赚钱,有的人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但是,团队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自私和个人利益之上的人更是不少。这种情况是符合人性的,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要知道这一点,然后用设计好的规则来约束这种自私行为,用精神或者物质来激励那些团队利益至上的同学。
另外,还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双向沟通能力和同理心,比如你是程序员出出身,你要理解测试或大前端或运维的工作特点和他们的关注的核心点,这些都非常重要!
c、不要抱怨,格局大
当你成为管理者之后,你代表的是团队的利益,这时候个人利益要退居二位了。
都说管理者是铲屎官,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团队在发展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组建初期人员不足的问题,中期团队支持的业务发展缓慢等问题。但是作为管理者不能抱怨,要时刻知道团队最紧急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动手去解决,当看客抱怨下属能力不行/抱怨产品经理不给力等,我认为这都是管理者不合格的表现。
另外,管理者还要格局大,别被小事纠缠,有事没事多带下属吃饭撸串,把团队氛围搞好,大家干活来来劲,团队合作才更紧密!
d、从基层到技术管理者的最佳跃迁方式
一般来说,从基层到技术管理那一次跳跃,要么是在一家公司干的久了技术业务都熟悉,很容易晋升为初级管理者,要么就是一家公司跳到比原来公司平台差一两个级别的公司,这两种情况是最容易晋升到管理岗位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了,各位周二搞起!加油~
「关于作者:军哥,前饿了么、贝壳技术总监,目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兼公司顾问,乐于结交朋友,也欢迎加我微信与我做朋友(公号输入框回复“w”即可),朋友圈做个点头之交!
另外军哥写了一些,关于个人如何快速成长、深度思考、程序员或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架构,OKR干货,技术管理等电子书资料,公号后台回复 “9”获取,不谢。」
以往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