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tuned Language Models Are Zero-Shot Learners

本文提出指令微调方法,通过在多样化的自然语言指令上微调137B参数的模型,显著提高了其在未见NLP任务的零样本性能。FLAN模型在多项任务上超越了零样本和少量样本的GPT-3,证明了指令微调的有效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bstract

本文探索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提升语言模型的零样本(zero-shot)学习能力。我们发现 指令微调(instruction tuning) 显著提高了未见任务的零样本性能。

  • 指令微调:即在一组通过指令描述的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微调

我们对一个 137B 参数的预训练模型在 60 个 NLP 任务上进行指令微调。这些任务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模板进行表述。我们将指令微调后的模型称为 FLAN。

我们在未见任务上进行评估,发现

  • FLAN 显著好于微调前的版本
  • 在 20/25 个任务上超过 zero-shot 175B GPT-3
  • FLAN 在 ANLI, RTE, BoolQ, AI2-ARC, OpenbookQA, StoryCloze 等任务上甚至超时 few-shot GPT-3

消融实验显示,微调数据集的大小、模型的规模、自然语言指令都是指令微调成功的关键。

1 INTRODUCTION

GPT-3 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 few-shot 情况表现很好,但是在 zero-shot 上效果差多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没有 few-shot 样本时,模型很难在与预训练数据格式不相似的 Prompt 上表现良好。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了 NLP 任务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指令描述这一直觉,例如

  • “Is the sentiment of this movie
### 关于论文 '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s' 下半部分的翻译与解析 #### 2.4 评估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探讨了如何对大规模语言模型(如 GPT-3)进行性能评估。具体而言,该章节讨论了几种不同的配置及其对应的实验设计。 1. **Zero-shot、One-shot 和 Few-shot 设置** 论文定义了三种主要的评估场景:zero-shot、one-shot 和 few-shot。这些设置分别对应于模型在没有任何额外示例、一个示例或少量示例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能力[^3]。这种设定允许研究人员分析模型在未见过的任务中的泛化能力,同时也揭示了其内在的知识存储方式。 2. **实验设计** 实验涵盖了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问答、文本补全、分类和逻辑推理等。对于每种任务,作者提供了详细的提示模板,并确保所有任务描述、示例和提示的具体措辞均记录在附录 G 中。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还使得结果更具可信度。 3. **模型表现分析** 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GPT-3 即使是在 zero-shot 或 one-shot 场景下的表现也能媲美甚至超越经过 fine-tuning 的专用模型[^1]。这进一步证明了超大语言模型具备强大的上下文学习能力和潜在的通用性。 4. **技术实现细节**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为了应对计算资源的挑战,作者采用了模型并行性和分布式训练策略。此外,他们通过监控梯度噪声尺度动态调整批量大小和学习率,从而优化了训练效率[^4]。所有的训练过程和技术细节都被详尽地记录在附录 B 中。 以下是代码片段的一个简化版本,用于演示如何加载预训练的语言模型: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AutoModelForCausalLM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gpt3-model-nam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gpt3-model-name") def generate_text(prompt, max_length=50): inputs = tokenizer.encode(promp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model.generate(inputs, max_length=max_length) text = tokenizer.decode(outputs[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return text ``` --- #### 解读与总结 通过对这篇论文下半部分内容的研究可以看出,GPT-3 不仅是一个强大的生成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范式转变。它展示了无需大量标注数据即可解决复杂任务的可能性,为未来的 NLP 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仍需注意的是,few-shot learning 是否真正代表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机制仍有待验证[^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